河北藩鎮之禍
河北藩鎮之禍。清代。張洵佳。 中華淪左衽,戾氣先相應。唐代藩鎮強,河北風猶勁。留后傳子孫,稱兵抗朝命。吞噬在鄰封,強宗屢易姓。廢立在牙軍,太阿倒持柄。其人居化外,漸與番戎近。果然五季朝,契丹狡乘釁。唾手十六州,割之于石晉。從此大河北,寸土無乾凈。金源起繼之,世與中華競。蒙古起繼之,復將中華并。割據四百年,大亂無時定。亂機何時開,開自唐藩鎮。
[清代]:張洵佳
中華淪左衽,戾氣先相應。唐代藩鎮強,河北風猶勁。
留后傳子孫,稱兵抗朝命。吞噬在鄰封,強宗屢易姓。
廢立在牙軍,太阿倒持柄。其人居化外,漸與番戎近。
果然五季朝,契丹狡乘釁。唾手十六州,割之于石晉。
從此大河北,寸土無乾凈。金源起繼之,世與中華競。
蒙古起繼之,復將中華并。割據四百年,大亂無時定。
亂機何時開,開自唐藩鎮。
中華淪左衽,戾氣先相應。唐代藩鎮強,河北風猶勁。
留後傳子孫,稱兵抗朝命。吞噬在鄰封,強宗屢易姓。
廢立在牙軍,太阿倒持柄。其人居化外,漸與番戎近。
果然五季朝,契丹狡乘釁。唾手十六州,割之于石晉。
從此大河北,寸土無乾淨。金源起繼之,世與中華競。
蒙古起繼之,複將中華并。割據四百年,大亂無時定。
亂機何時開,開自唐藩鎮。
唐代·張洵佳的簡介
字少泉,又字瑞生。同治癸酉優貢,歷署河南上蔡,寧陵陳留縣知事,升用直隸州知州。著有《愛吾廬詩鈔》。先生詩宗香山,為人樸訥謹愿,胸無城府。嚴取與,辨義利,交久益敬。鄉里后進有一才一藝者,必為之揄揚不置。需次汴垣,兼藉課徒自給,春秋榜發售者踵接。徐東海相國、朱古薇侍郎其尤著者也。宰上蔡日,終日堂皇,清理獄訟,不三月,囹圄一空。寧陵亦然。調署陳留二年,學道愛人,寬猛相濟,政績尤著。先生五十書懷詩有“兩載民情水乳融”之句。年五十一,即自劾旋里。春秋佳日,惟與二三知已飲酒賦詩,不問門以外事,時論高之。
...〔
? 張洵佳的詩(259篇) 〕
明代:
唐寅
破布衫巾破布裙,逢人便說會燒銀。
君何不燒自家用,何必苦心送給人。
破布衫巾破布裙,逢人便說會燒銀。
君何不燒自家用,何必苦心送給人。
元代:
黃公望
六法從來推顧陸,一生今始見營丘。腕中筋骨元來鐵,世上江山盡入眸。
林影有風摧落葉,澗聲無雨咽清流。寒驢騷客吟成未,萬壑寒云為爾留。
六法從來推顧陸,一生今始見營丘。腕中筋骨元來鐵,世上江山盡入眸。
林影有風摧落葉,澗聲無雨咽清流。寒驢騷客吟成未,萬壑寒雲為爾留。
宋代:
林干
臺教源流遠,高明紹梵音。扶桑紅日近,華頂白云深。
清磬度山翠,黃花匝地金。三乘示方便,萬法總惟心。
臺教源流遠,高明紹梵音。扶桑紅日近,華頂白雲深。
清磬度山翠,黃花匝地金。三乘示方便,萬法總惟心。
宋代:
朱熹
微吟澤畔幾扶筇,自笑摧頹一禿翁。羞見芙蓉好顏色,且憑詩律傲西風。
微吟澤畔幾扶筇,自笑摧頹一禿翁。羞見芙蓉好顔色,且憑詩律傲西風。
明代:
周倫
華省得高彥,道誼端可即。暌違苦炎熱,書記每相憶。
因擬翠微寺,侵晨計登陟。適我絆公事,躋馬復停勒。
華省得高彥,道誼端可即。暌違苦炎熱,書記每相憶。
因擬翠微寺,侵晨計登陟。適我絆公事,躋馬複停勒。
明代:
王世貞
函端舍利發,知爾不成空。老眼粗能辨,僧翻未易終。
真文玄奘熟,梵字苑咸工。大類群龍藏,收來一缽中。
函端舍利發,知爾不成空。老眼粗能辨,僧翻未易終。
真文玄奘熟,梵字苑鹹工。大類群龍藏,收來一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