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人 > 沈遘 > 沈遘代表作品

沈遘的詩詞

本頁收錄沈遘的古詩/代表作品根據時間排序,通過這些沈遘古詩詞的介紹可以了解名家沈遘的詩風。如果您也有喜歡的沈遘代表作品、或喜歡的沈遘的古詩詞,歡迎分享。

晏元獻公挽歌辭二首 其一

宋代沈遘

英才動先圣,盛業啟今王。朝庭尊元老,官師仰典常。

才還宣室對,遽嘆哲人亡。獨有勛名在,書為后世光。

吳正肅公挽歌辭三首 其三

宋代沈遘

笳鼓周南地,公嘗此保釐。都人懷舊德,行路起新悲。

昔我祈難老,今天莫慭遺。呼嗟如可贖,猶愿百身為。

次韻和王巖夫有美堂會諸年契

宋代沈遘

西寺題名墨尚新,今為賓主此堂人。縱談更起揮青麈,極醉何妨倒紫綸。

梁苑舊游皆已往,吳山高會正臨春。欲知勝事常難得,嘉句先應動薦紳。

次韻和李審言上元寄王巖夫

宋代沈遘

此都豪麗歲仍豐,此夕都人凱樂中。車馬笙簫千里至,樓臺燈火九衢通。

香輿軋軋凌風駛,粉袂翩翩照地紅。病守行春真莫強,更堪攀倚少年叢。

次韻和少述秋興

宋代沈遘

浩蕩西風動客裾,飄然歸思滿田廬。少時豈省為名誤,老去真知與世疏。

勝事祗隨詩句盡,壯懷猶向酒杯舒。南山已有終年約,三徑何年得自除。

七言送密學施侍郎知杭州

宋代沈遘

塞外風煙河上塵,歸來始覺二毛新。承明自厭頻趨直,滄海還思一濯巾。

幕府旌旗初壓境,畫船歌吹便行春。湖山滿目舊游在,何日從公醉紫莼。

南漪堂

宋代沈遘

山繞湖堂寺繞山,平生愿向此中閑。青云白水相浮蕩,野客高僧獨往還。

少年自嫌軒冕累,因循將恐鬢須斑。南漪最是逍遙地,且挹清波濯愧顏。

七言送辛有終知鄂州

宋代沈遘

江漢交流古要津,高牙大旆壓城闉。昔尊丞相初開府,今屬郎官試治民。

迎路壺漿因問俗,前車弩矢便行春。由來美化先南國,遺樂猶應詠錯薪。

七言次韻和樂道出省后見寄

宋代沈遘

君從司會陛延閣,更職華光奉講論。卻顧簿書勞已甚,獨懷僚友意仍存。

新居近指西城路,舊約還尋北海樽。便欲相期五人者,軒車蚤晚下宮門。

七言次韻和次道十一月朔早朝

宋代沈遘

紫宸陛戟百重深,拜朔官儀列弁簪。旭日未全開宿靄,清風先已斂群陰。

邇臣自識宵衣志,下士徒懷夙退心。虞氏致平猶有戒,愿聞歌載誦馀音。

七言次韻和王景彝十一月朔早朝

宋代沈遘

日上扶桑辟九關,天威咫尺不違顏。簪紳就次初傳警,內外分朝迭進班。

霜壓陛隅螭闖首,風搖殿戶獸鳴環。圣君從諫寬狂直,丹檻無容復敢攀。

七言景德寺考試院和李子儀重陽日

宋代沈遘

勁風疏雨深秋節,古寺重扃獨坐人。菊色未開期有待,萸香欲佩使誰紉。

登高莫作西城望,把鏡須憐白發新。持酒勸君休惜醉,定知歸日不盈旬。

五言次韻和君實苦雨三首 其一

宋代沈遘

浩浩雨不止,寥寥風且寒。敢言裘褐具,尚幸室廬完。

彌月天形晦,無時轍跡乾。田皋何處在,誰復顧蕭蘭。

五言次韻和君實苦雨三首 其二

宋代沈遘

不見清秋月,悠悠雨過弦。重陽初未解,委照固無偏。

安得長風御,都驅宿藹旋。還當三五夕,圓魄獨當天。

五言次韻和景彝秋興

宋代沈遘

蘭蕙含清露,芙蕖墮綠波。暑隨朝雨盡,涼入暮天多。

已覺金行早,誰調玉燭和。西風但高詠,將奈綠

吳正肅公挽歌辭三首 其一

宋代沈遘

天下賢良選,當時第一才。文章秘群玉,事業照三臺。

暫作東山去,還期宣室來。蒼生方愿治,梁木何先摧。

吳正肅公挽歌辭三首 其二

宋代沈遘

四海瞻師宰,中朝倚典刑。胡然賦全器,獨弗與多齡。

柱石虧宮廟,鹽梅輟鼎铏。風流不可挹,無愧史臣名。

陳府君挽歌辭

宋代沈遘

吳會多長者,斯人昔所欽。高材誰復見,令聞獨留今。

松柏開原勢,笳簫送水陰。安知此吉卜,有子服朝簪。

大行皇帝挽歌辭五首 其二

宋代沈遘

歷數當興運,謳歌屬太平。成康能述業,文景善持盈。

海外咸來獻,區中不識兵。至仁終莫報,何以盡群情。

大行皇帝挽歌辭五首 其四

宋代沈遘

四海蒼生眾,真知不世逢。方將請巡幸,然后議登封。

鑄鼎未云就,乘云安所從。尤哀此下國,無路望髯龍。

大行皇帝挽歌辭五首 其三

宋代沈遘

欲識承平事,君王五十年。耕桑連萬里,歌吹被三邊。

德至消群慝,恩深極漏泉。如何一朝變,群慟訴蒼天。

平望道中

宋代沈遘

積水不知際,孤舟緣斷堤。新晴寒氣薄,短日暮天低。

為客情猶昨,重來路已迷。區區何計了,長負舊林棲。

大行皇帝挽歌辭五首 其一

宋代沈遘

正統千齡接,端朝四紀長。無為獨高拱,博施極多方。

昔也稱何力,今焉怨彼蒼。維應傳圣嗣,有以慰民望。

許當郎中自溫陵寄詩敘舊游之感奉酬

宋代沈遘

少小溫陵客,于今記昔游。故人情最厚,嘉句遠相求。

勝事成陳跡,流年換白頭。僧坊屢題壁,知有舊痕不。

七言送梅

宋代沈遘

禁閣深嚴帝策書,侍臣才調蜀相如。屢從金馬辭番直,又下承明佩左魚。

弩矢前驅登北固,壺漿迎路過姑蘇。使君詩老江山勝,早晚新篇到石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