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人 > 劉禹錫 > 劉禹錫代表作品

劉禹錫的詩詞

本頁收錄劉禹錫的古詩/代表作品根據時間排序,通過這些劉禹錫古詩詞的介紹可以了解名家劉禹錫的詩風。如果您也有喜歡的劉禹錫代表作品、或喜歡的劉禹錫的古詩詞,歡迎分享。

酬樂天感秋涼見寄

唐代劉禹錫

庭晚初辨色,林秋微有聲。槿衰猶強笑,蓮迥卻多情。

檐燕歸心動,鞲鷹俊氣生。閑人占閑景,酒熟且同傾。

酬朗州崔員外與任十四兄侍御同過鄙人舊居…時守吳郡

唐代劉禹錫

昔日居鄰招屈亭,楓林橘樹鷓鴣聲。一辭御苑青門去,

十見蠻江白芷生。自此曾沾宣室召,如今又守闔閭城。

罷郡歸洛途次山陽,留辭郭中丞使君

唐代劉禹錫

自到山陽不許辭,高齋日夜有佳期。管弦正合看書院,

語笑方酣各詠詩。銀漢雪晴褰翠幕,清淮月影落金卮。

送源中丞充新羅冊立使(侍中之孫)

唐代劉禹錫

相門才子稱華簪,持節東行捧德音。身帶霜威辭鳳闕,

口傳天語到雞林。煙開鰲背千尋碧,日浴鯨波萬頃金。

蒙恩轉儀曹郎依前充集賢學士舉韓潮州自代因寄七言

唐代劉禹錫

翔鸞闕下謝恩初,通籍由來在石渠。暫入南宮判祥瑞,

還歸內殿閱圖書。故人猶在三江外,同病凡經二紀馀。

郡內書情獻裴侍中留守

唐代劉禹錫

功成頻獻乞身章,擺落襄陽鎮洛陽。萬乘旌旗分一半,

八方風雨會中央。兵符今奉黃公略,書殿曾隨翠鳳翔。

送李尚書鎮滑州

唐代劉禹錫

南徐報政入文昌,東郡須才別建章。視草名高同蜀客,

擁旄年少勝荀郎。黃河一曲當城下,緹騎千重照路傍。

和宣武令狐相公郡齋對新竹

唐代劉禹錫

新竹翛翛韻曉風,隔窗依砌尚蒙籠。數間素壁初開后,

一段清光入坐中。欹枕閑看知自適,含毫朗詠與誰同。

郡齋書懷寄江南白尹,兼簡分司崔賓客

唐代劉禹錫

謾讀圖書三十車,年年為郡老天涯。一生不得文章力,

百口空為飽暖家。綺季衣冠稱鬢面,吳公政事副詞華。

洛中酬福建陳判官見贈

唐代劉禹錫

潦倒聲名擁腫材,一生多故苦邅回。南宮舊籍遙相管,

東洛閑門晝未開。靜對道流論藥石,偶逢詞客與瓊瑰。

尉遲郎中見示自南遷牽復卻至洛城東舊居之作因以和之

唐代劉禹錫

曾遭飛語十年謫,新受恩光萬里還。朝服不妨游洛浦,

郊園依舊看嵩山。竹含天籟清商樂,水繞庭臺碧玉環。

樂天示過敦詩舊宅有感一篇吟之泫然追想昔事…以寄苦懷

唐代劉禹錫

凄涼同到故人居,門枕寒流古木疏。向秀心中嗟棟宇,

蕭何身后散圖書。本營歸計非無意,唯算生涯尚有馀。

南中書來

唐代劉禹錫

君書問風俗,此地接炎州。淫祀多青鬼,居人少白頭。

旅情偏在夜,鄉思豈唯秋。每羨朝宗水,門前盡日流。

尋汪道士不遇

唐代劉禹錫

仙子東南秀,泠然善馭風。笙歌五云里,天地一壺中。

受箓金華洞,焚香玉帝宮。我來君閉戶,應是向崆峒。

和樂天洛下醉吟,寄太原令狐相公,兼見懷長句

唐代劉禹錫

舊相臨戎非稱意,詞人作尹本多情。從容自使邊塵靜,

談笑不聞桴鼓聲。章句新添塞下曲,風流舊占洛陽城。

贈日本僧智藏

唐代劉禹錫

浮杯萬里過滄溟,遍禮名山適性靈。深夜降龍潭水黑,

新秋放鶴野田青。身無彼我那懷土,心會真如不讀經。

令狐相公自天平移鎮太原以詩申賀

唐代劉禹錫

北都留守將天兵,出入香街宿禁扃。鼙鼓夜聞驚朔雁,

旌旗曉動拂參星??阻芭f檄家家有,叔度新歌處處聽。

樂天以愚相訪沽酒致歡,因成七言聊以奉答

唐代劉禹錫

少年曾醉酒旗下,同輩黃衣頷亦黃。蹴踏青云尋入仕,

蕭條白發且飛觴。令征古事歡生雅,客喚閑人興任狂。

酬令狐相公贈別

唐代劉禹錫

越聲長苦有誰聞,老向湘山與楚云。海嶠新辭永嘉守,

夷門重見信陵君。田園松菊今迷路,霄漢鴛鴻久絕群。

酬皇甫十少尹暮秋久雨喜晴有懷見示

唐代劉禹錫

雨馀獨坐卷簾帷,便得詩人喜霽詩。搖落從來長年感,

慘舒偏是病身知。掃開云霧呈光景,流盡潢污見路岐。

洛中初冬拜表有懷上京故人

唐代劉禹錫

鳳樓南面控三條,拜表郎官早渡橋。清洛曉光鋪碧簟,

上陽霜葉剪紅綃。省門簪組初成列,云路鴛鸞想退朝。

送唐舍人出鎮閩中

唐代劉禹錫

暫辭鴛鷺出蓬瀛,忽擁貔貅鎮粵城。閩嶺夏云迎皂蓋,

建溪秋樹映紅旌。山川遠地由來好,富貴當年別有情。

同樂天送令狐相公赴東都留守(自戶部尚書拜)

唐代劉禹錫

尚書劍履出明光,居守旌旗赴洛陽。世上功名兼將相,

人間聲價是文章。衙門曉辟分天仗,賓幕初開辟省郎。

樂天少傅五月長齋廣延緇徒謝絕文友坐成暌間因以戲之

唐代劉禹錫

五月長齋戒,深居絕送迎。不離通德里,便是法王城。

舉目皆僧事,全家少俗情。精修無上道,結念未來生。

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鎮改月偶書所懷(二十二韻)

唐代劉禹錫

受脤新梁苑,和羹舊傅巖。援毫動星宿,垂釣取韜鈐。

赫奕三川至,歡呼百姓瞻。綠油貔虎擁,青紙鳳凰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