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人 > 邵寶 > 邵寶代表作品

邵寶的詩詞

本頁收錄邵寶的古詩/代表作品根據(jù)時(shí)間排序,通過這些邵寶古詩詞的介紹可以了解名家邵寶的詩風(fēng)。如果您也有喜歡的邵寶代表作品、或喜歡的邵寶的古詩詞,歡迎分享。

代柬留王郡公用前韻

明代邵寶

微恙求歸已上書,西川幽夢(mèng)落溪居。觀風(fēng)步遠(yuǎn)春耕畔,治獄心勞夜?fàn)T馀。

高調(diào)欲將公比鳳,閒情敢謂我知魚。莫言借寇非今事,召杜從來父母如。

送張汝立 其二

明代邵寶

山中方獨(dú)吟,客至共登臨。城塔回高鳥,溪帆送遠(yuǎn)林。

乘槎如有約,坐樹亦何心。明日東吳道,相思遲爾音。

立春日奉太夫人酒

明代邵寶

春迎元旦先一日,壽祝慈闈過百年。新制銀壺恩似海,舊懸金榜筆如椽。

折梅侑坐香初媚,縷菜供盤碧更鮮。不用萊衣頻拜舞,賜袍光彩照堂前。

歸興六首 其二

明代邵寶

東歸詔許省慈親,瀛海西頭問舊津。宿麥穗馀三月餉,枯楊皮盡幾家薪。

平生酒慕蘇門老,它日羹憐潁谷人。聞道王師頻報(bào)捷,中原今已息風(fēng)塵。

點(diǎn)易臺(tái)待月

明代邵寶

待月月在天,待明不待上。月明松影來,風(fēng)靜流泉響。

與客談羲文,乾坤入指掌。山中本無塵,況有出塵想。

秋溪卷

明代邵寶

潢潦初收盡,寒泉走白沙。云來疑雁影,雪舞愛蘆花。

有客同書舫,何人獨(dú)釣槎。滄浪才兩語,歌起水無涯。

月夜

明代邵寶

長懷七月望,赤壁有人游。此夜復(fù)明月,吾亭如小舟。

笛聲兼籟起,槎影帶星流。客動(dòng)登高興,臺(tái)峰最上頭。

奉寄沈提學(xué)先生 其二

明代邵寶

草堂白下幾相尋,春燕秋鴻遠(yuǎn)竟沈。魯國尚存周樂譜,吳歌還和楚人吟。

閒隨酒榼山山勝,老向書檠夜夜深。他日一言君誤矣,百年高誼獨(dú)銘心。

山中答黃明甫

明代邵寶

謾乞新詩續(xù)舊詩,小江高興老僧知。旌馳嶺外觀風(fēng)地,榻寄山中聽雨時(shí)。

泉近不勞將石子,云深惟許偃松枝。浩歌一曲滄浪月,萬古心期酒在卮。

冉?jīng)軙菏?其六 八角臺(tái)

明代邵寶

齋前壘石臺(tái),臺(tái)有八卦象。山中點(diǎn)易時(shí),如坐茲臺(tái)上。

題扇贈(zèng)侯刑部用姚少師泉上韻

明代邵寶

三日金陵道,江船趁曉開。泉甘容我住,山重為公來。

石愧元章拜,桑憐著作栽。冬深初雨雪,春色已盈杯。

望龜峰

明代邵寶

望里龜峰寺,幽尋路可窮。風(fēng)塵四壁外,天日一方中。

水曲真疑斷,云盈不礙空。往來題未了,獨(dú)立嘆神功。

白樓吳公夜過無錫以詩見貽次韻為答

明代邵寶

日為公來戒小車,夜船風(fēng)便但緘書。名高法從三朝上,職重留都六載馀。

啟沃經(jīng)綸方自此,交游贈(zèng)處欲何如。麓堂舊話平生在,再拜臨岐有病軀。

燈市追和錢希翁

明代邵寶

獨(dú)向三橋靜處行,松棚落落帶春星。城中月是山中月,一有燈光分外清。

贈(zèng)陸中書宏道

明代邵寶

玉貌星瞳近侍臣,禮經(jīng)讀罷謁楓宸。蘇州巷口宮詹館,猶憶光風(fēng)坐里春。

文玉詠吾石次韻荅之

明代邵寶

有物元如此,無材柰爾何。云高千仞小,山靜一拳多。

新刻磨崖字,遺聲擊磬歌。不須袍與笏,意到即相過。

武城夜泊

明代邵寶

日暮路堪愁,長河正北流。風(fēng)聲城上柝,星影驛邊舟。

賢宰懷前輩,儒官感舊游。黎明促南發(fā),漕卒正焦頭。

索松枝于楊正甫口占代柬

明代邵寶

每看燈市搭松枝,清在燈光映月時(shí)。石埠年年挑不盡,今年剛得一篇詩。

菜 其二

明代邵寶

此根真可咬,不用問康侯。鼎鼐非君事,徒能白相頭。

得月為星士作

明代邵寶

與客講虛中,明月照我懷。懷中亦有月,元從天上來。

聞太師公謚文正

明代邵寶

哀音到后又而今,節(jié)惠初聞出翰林。千載特操遷史筆,百年如見范公心。

東川有障龍門在,南斗無光壁宿沈。何地可追尼父誄,在天真若敬皇臨。

次南沙宿惠山寺

明代邵寶

才閣南沙榻,乘閑我又來。

為誰山有月,從此徑無苔。

司徒鳳山公見過

明代邵寶

江漢功成召命新,南來泉上問山人。時(shí)哉春暮還靈雨,久矣吾衰更老親。

萬里長安天在望,千秋淮海水如神。相過莫怪頻留坐,話到平生字字真。

睡起偶書 其二

明代邵寶

人言心靜不愁熱,涼風(fēng)不來涼意來。從今夜夜有月色,更愛草堂南向開。

敬止為姚江湯夢(mèng)卜賦

明代邵寶

信國河山誓,濠梁水木心。東來三世近,北望兩江深。

繼別還成譜,承休欲嗣音。詩人桑梓意,時(shí)托短長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