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人 > 黎民表 > 黎民表代表作品

黎民表的詩詞

本頁收錄黎民表的古詩/代表作品根據時間排序,通過這些黎民表古詩詞的介紹可以了解名家黎民表的詩風。如果您也有喜歡的黎民表代表作品、或喜歡的黎民表的古詩詞,歡迎分享。

五游贈郭山人次甫 其五

明代黎民表

天壇冠王屋,神芝伏其陰。永愿排火粒,掇食駐蓬心。

躡屩三臺阻,息駕伊川潯。道逢王子喬,笙竽吹鳳音。

樓居新成 其四

明代黎民表

十載追趨捧禁闈,翻然歸興落漁磯。詩馀對御初裁草,篋有薰香舊賜衣。

綠酒易狂猶強制,金丹雖老不言非。海門東去扶桑近,黃鵠冥冥何處飛。

夏五日袁比部攜酒訪舟中

明代黎民表

燕京閶闔五云開,袪服晨趨亦快哉。萍水敢期仙客棹,榴花還及故人杯。

西曹詞賦留高步,東郭河山得雋才。戎馬正當揮涕日,可無飛檄自天來。

隱園雜詠十七首 其十一 柳浪堤

明代黎民表

金塘澹淡浮,垂柳參差碧。千里江南春,移來君幾席。

聞王敬美談太華之勝同李惟寅賦

明代黎民表

立馬關門紫氣前,丹梯無路可扳緣。地形下見秦中盡,鳥路翻從掌上懸。

西極千峰朝白帝,黃河一線落高天。餐霞無復蕭臺女,得馭茆龍亦可憐。

歲暮懷梁園三子 其二 張肖甫

明代黎民表

蜀都寔才窟,銅梁奮天步。心源邁古浚,氣岸流俗迕。

屢遷宦不達,四壁家仍窶。虛舟爾何心,蛾眉自生妒。

官舍雜詠 其六

明代黎民表

官箴渾不解,俠氣頓能銷。素發嗟垂領,紅塵屢折腰。

世情飛絮過,鄉思斷蓬飄。為甚抽簪未,山中少藥苗。

過李明府襲美書室同蔣少翼小酌

明代黎民表

畫簾初下據胡床,靜境知無簿領忙。琴酒已逢嵇叔夜,功名休羨杜當陽。

夾城風遞寒更急,滿座霄澄列宿光。不是栽花能爛漫,門前籠燭詎成行。

夜半聞山鐘

明代黎民表

何處傳飛聽,霜鐘應律鳴。四山云共起,千里月孤明。

斷續緣深澗,飄飄滿太清。閉關僧始定,翻露鶴同驚。

同子與過善果寺訪吳約卿時濮陽二蘇在席得臺字

明代黎民表

稱心游野寺,攜賞上春臺。日色催停騎,花枝笑舉杯。

吏閒方外得,山好雪中來。暫過雖乘興,翻成倒載回。

送本空上人西游

明代黎民表

圓師亦是吾鄉士,少小出游迷處所。尋師忽遇清涼山,裹足不踏長安路。

持咒經禪閱幾霜,知有慈親在故鄉。錫掛一袍迅飛鳥,身輕千里不赍糧。

過沈山人懋學旅舍

明代黎民表

煙花聯騎走燕都,十載相逢又酒壚。金谷園中非舊主,長安明月可曾孤。

游云谷山

明代黎民表

朝從云中游,暮投云中宿。煙嵐稍出沒,岡巒相迤屬。

層標下奔峭,雙竇驚騰瀑。朗月沉東峰,殘暉在林木。

出京師作

明代黎民表

北闕心仍壯,南冠思不禁。徒勞三獻璧,遂有五噫吟。

野老頻爭席,家人屢問金。窮途當媚景,初服改寒砧。

寄余德甫觀察

明代黎民表

不向清時滯一官,青山繞屋薜蘿寒。蔬盤菜婦能供給,玄草諸生許借看。

交態人今多側目,賦才君莫羨登壇。長途灑淚非兒女,秪恐梅花驛路難。

送韓子成補三衢太守

明代黎民表

君不見鳳凰羽翼何襹

送何于遜游衡岳三首 其三

明代黎民表

姒皇昔導江,翻然感玄夷。奇文鏤金簡,夭矯鸞鳳披。

靈蹤閟草莽,神功播無涯。彼美昌黎子,千秋乃來儀。

鄧君肅貽菊

明代黎民表

窮愁九日偏蕭索,別館清秋祇益悲。赤葉已隨風外落,絳苞還向雨中移。

不嫌霜露侵蓬鬢,為愛馨香入酒卮。素手折來憐汝意,金莖唫望渺余思。

贈瞿生

明代黎民表

齊安瞿生風骨殊,騰驤七尺非凡駒。十齡下筆薄史漢,握中往往靈蛇珠。

而翁頃者遭羈紲,裹足灑淚來燕都。九關峨峨森虎豹,白日朗照明區區。

奉送座主大司徒馬石渚先生還南都

明代黎民表

淮海聲華峻,孤卿地望優。經綸明主用,性術古人求。

鸑鷟爭先翥,麒麟獨晚收。長沙從偃蹇,炎嶠詎淹留。

西莊耕云堂新成陳太守同諸子過訪用韻 其二

明代黎民表

謝家池館半蒿萊,話舊重斟竹下杯。漁艇夜隨雙澗入,蓽門晴向五峰開。

求田計總輸秦客,張樂人猶指漢臺。不是北山迷出處,煩君騎馬到蒼苔。

寄挽傅木虛

明代黎民表

金液將成劍忽亡,楚騷何處問蒼蒼。病來玄晏書猶著,歸后黔婁室盡荒。

空擬延陵題姓字,誰將江左卜行藏。浮生竟未忘情得,目斷虹橋灑淚行。

陳亮夫以尊公司徒韶石詩見示依韻奉懷

明代黎民表

溪流西望似河源,青嶂凌空萬馬屯。海上星辰朝帝座,風前簫管下云門。

晴陽弄色來衾枕,飛翠當尊散郁煩。何事東山謝安石,題詩猶憶臥龍村。

過廣陵訪歐楨伯官舍

明代黎民表

玄草何如執戟郎,高齋終日坐清涼。燕臺乍解雙龍劍,汴水重游兩鬢霜。

久客豈堪聞落水,故人相見把垂楊。賦才寂寞誰能薦,猶愧含香入建章。

松巖為鈕鍊師賦

明代黎民表

愛汝結室長松陰,白鶴青猿知隱心。丹臺窈窕丘壑靜,紫芝璀璨煙云深。

月朗似聞木客嘯,風起恍聽蒼虬吟。人間埃世不可住,安得枕流清俗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