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人 > 鄭文康 > 鄭文康代表作品

鄭文康的詩詞

本頁收錄鄭文康的古詩/代表作品根據(jù)時間排序,通過這些鄭文康古詩詞的介紹可以了解名家鄭文康的詩風(fēng)。如果您也有喜歡的鄭文康代表作品、或喜歡的鄭文康的古詩詞,歡迎分享。

病中 其六

明代鄭文康

從小稱知己,當(dāng)場總善文。八閩廉憲副,獨(dú)石老監(jiān)軍。

氣味芝蘭合,飛翔燕雀分。近來消息杳,惆悵賦停云。

病中 其五

明代鄭文康

宋駕南轅日,移家海上峰。華原非謬譜,顯肅是同宗。

世有儒書業(yè),門無酒保傭。余生敢忘本,書姓必開封。

病中 其四

明代鄭文康

三子雖豚犬,相看抵萬金。父書期盡讀,母線要關(guān)心。

靖節(jié)留詩久,徐卿種德深。二公歌詠在,一夜一長吟。

病中 其三

明代鄭文康

群妹皆同母,諸甥日漸多。每從賓塾散,頻向舅家過。

聚立年相若,同行氣總和。情懷好傷感,棠棣不成歌。

病中 其二

明代鄭文康

先子多名譽(yù),人稱偉丈夫。病奄千日久,命向一朝殂。

封殮煩鄰友,扶持付老奴。此心遺恨在,雙眼漸成枯。

病中 其一

明代鄭文康

戊午京闈榜,題名得頗先。授官十載后,賜告七年前。

篋貯陳情藁,囊存歷俸錢。君恩深未報(bào),病枕夜無眠。

病劇再韻

明代鄭文康

百藥都嘗過,連年不救衰。艾經(jīng)三日壯,身覺十分痿。

擁被坐更永,聽雞嫌曙遲。自緣無睡苦,不是愛吟詩。

病中

明代鄭文康

四十當(dāng)強(qiáng)仕,年來頓早衰。發(fā)將須共白,手與足同痿。

風(fēng)雨燒燈早,晴明就枕遲。愁懷憑紙筆,寫出盡成詩。

哭邑宰鄭尊生

明代鄭文康

痛哭尊生老,雙親尚在堂。負(fù)心淹薄宦,遺恨付諸郎。

彩戲樂難再,錦封恩異常。斷魂招不返,先已到襄陽。

思鄉(xiāng)

明代鄭文康

高堂有華發(fā),何為貪遠(yuǎn)游。每逢吳下客,頻問海東頭。

宦達(dá)固云樂,余生何足謀。累累城下冢,見說盡王侯。

送張知縣之崇明

明代鄭文康

憐君新作宰,邑在海東頭。家近書頻寄,官閑印早收。

魚鹽盈市肆,蘆葦繞汀洲。多少瘡痍者,懸懸待爾瘳。

贈道者

明代鄭文康

曾向仙壇赴遠(yuǎn)招,手持符箓下云霄。誰人葉縣雙飛舄,何處秦樓一段簫。

壚鼎有丹傳弟子,江湖無路覓松喬。從君愿借降魔劍,斬盡花間月下妖。

正統(tǒng)己未會試中副榜辭授教職特蒙俞允

明代鄭文康

一官辭謝冒嚴(yán)威,圣主恩深特賜歸。鶴發(fā)有緣重聚會,鹓班無分得留依。

九重宮闕瞻天近,千里家山見雁稀。非厭廣文氈冷澹,恐教塵滿老萊衣。

奉天殿早朝

明代鄭文康

禁城漏盡九門開,喔喔雞人報(bào)曉來。燭影遙連堂上樂,鞭聲三袞殿前雷。

群陰伏地天顏喜,萬歲呼山御輦回。文武滿朝忠與義,謾夸賈至有詩才。

送郡庠生赴部

明代鄭文康

泮水游歌日,于今已十年。蹉跎天府榜,迢遞客鄉(xiāng)船。

歲月當(dāng)強(qiáng)仕,文章得正傳。高山須仰止,只在范莊前。

挽徐老翁

明代鄭文康

百歲實(shí)難致,近之能幾人。平生方寸地,到老一腔春。

文獻(xiàn)當(dāng)時族,衣冠太古民。從今后來者,何處望清塵。

寄海上韓杲

明代鄭文康

行盡清溪到水涯,好山環(huán)繞故人家。

寥寥一犬柴門外,只隔橋東幾樹花。

林東齋居

明代鄭文康

泉流一曲繞柴門,屋后園田有路分。

莊在輞川成故事,客歸盤谷見遺文。

云山

明代鄭文康

客路多岐阻,經(jīng)春復(fù)到秋。云山千里目,風(fēng)樹一天愁。

雁影將心遠(yuǎn),江聲帶淚流。明年寒食飯,歸去灑松楸。

送彭伴讀復(fù)任

明代鄭文康

藩府舊仙郎,居官鬢已蒼。晨興時伴讀,朝退謾徜徉。

殘雪皆征路,寒山總異鄉(xiāng)。平生遂良愿,長得事賢王。

敲棋所

明代鄭文康

對客談兵處,松風(fēng)繞澗阿。一枰消日月,尺地起干戈。

世路機(jī)心險(xiǎn),人情局面多。莫教輕下著,一錯更無何。

代妹宜君哭彭余璋

明代鄭文康

配偶是前緣,從君未五年。兩周雖有子,半世已無天。

大義身徒在,深恩骨可鐫。吾家舊詩禮,敢負(fù)柏舟篇。

屯田

明代鄭文康

海上無烽火,兵夫半入屯。田廬皆得業(yè),雞犬自成村。

社飲翁歸舍,春耕婦守門。不知戎馬苦,同荷主君恩。

白屋

明代鄭文康

白屋無媒地,春來亂草深。席門風(fēng)自動,圭竇日長陰。

袖有匡時策,詩皆治世音。一朝登紫閣,慎莫變初心。

夏封君草堂

明代鄭文康

埋骨荒山下,于今已廿年。兩雛雙白璧,三世一青氈。

高行鄉(xiāng)人誦,遺經(jīng)弟子傳。惟余手栽樹,長對草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