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人 > 唐桂芳 > 唐桂芳代表作品

唐桂芳的詩詞

本頁收錄唐桂芳的古詩/代表作品根據(jù)時(shí)間排序,通過這些唐桂芳古詩詞的介紹可以了解名家唐桂芳的詩風(fēng)。如果您也有喜歡的唐桂芳代表作品、或喜歡的唐桂芳的古詩詞,歡迎分享。

送趙按察使

明代唐桂芳

人才產(chǎn)吳楚,吏術(shù)見蕭曹。肯厭驅(qū)馳倦,應(yīng)誇贊畫勞。

秋霜飛健筆,夜雨濕征袍。回首金陵道,春光醉碧桃。

示文虎

明代唐桂芳

平生苦詩癖,為撚數(shù)莖髭。有客尋安道,無人說項(xiàng)斯。

哺烏懷汝母,氏犢愛吾兒。東海珊瑚樹,今看第五枝。

用石門宴集韻有懷王達(dá)善

明代唐桂芳

青春千里道,白發(fā)百年心。有約居茅屋,無由會(huì)竹林。

艱難掛寶劍,憔悴鑄黃金。自失相知友,何煩費(fèi)苦吟。

立春和李白春日韻

明代唐桂芳

倚杖喜逢春,鶯遷可喚群。已更新國主,誰識(shí)舊將軍。

塞北山凝雪,江東日擁云。無才甘瓠落,肯作劇秦文。

曉行

明代唐桂芳

旅泊三千里,思親十二時(shí)。沖云尋路險(xiǎn),帶月出山遲。

鳥語頻攄臆,花看自美姿。無人知此意,小立為題詩。

種松鑿沼見梅大兄有詩相賀次韻奉謝

明代唐桂芳

悟得浮生理,翛然懶是真。移松延宿鶴,減飯及修鱗。

父子長相別,詩書不救貧。殊方喜安穩(wěn),消息近來頻。

黟縣道中

明代唐桂芳

如此古黟縣,凄涼未易陳。萬山惟聽雨,半日不逢人。

虎嘯偏愁客,花香欲醉春。明朝各分袂,灘險(xiǎn)石磷磷。

有懷胡子微時(shí)謫和州

明代唐桂芳

遠(yuǎn)謫和陽道,而今兩歲期。病身惟有骨,髡首尚留髵。

老母無能養(yǎng),嬌兒不解悲。平生二三友,惆悵立多時(shí)。

雨中有懷王達(dá)善胡子嘉舒仲?趙伯庸暨張觀海楊玄同二高士 其四

明代唐桂芳

每憶黃冠侶,相逢白下時(shí)。竹床丸宿藥,松嶼拾殘棋。

客路從澆俗,仙家悟化期。今年授衣節(jié),搖蕩菊花枝。

雨中有懷王達(dá)善胡子嘉舒仲?趙伯庸暨張觀海楊玄同二高士 其三

明代唐桂芳

二子才華俊,郎君意氣多。相期青史傳,休賦紫芝歌。

野鶴翔云漢,山猿嘯薜蘿。物情多自得,吾道轉(zhuǎn)蹉跎。

雨中有懷王達(dá)善胡子嘉舒仲?趙伯庸暨張觀海楊玄同二高士 其二

明代唐桂芳

客路經(jīng)千里,穿山勢萬層。年華吾潦倒,才俊爾鶱騰。

泥滑妨行李,云深問老僧。荒村猶未到,細(xì)雨濕孤燈。

雨中有懷王達(dá)善胡子嘉舒仲?趙伯庸暨張觀海楊玄同二高士 其一

明代唐桂芳

相逢何草草,相別太匆匆。世路東西異,羈懷彼此同。

才推三語掾,字學(xué)九成宮。今夜鐘山雨,還聽靜打篷。

偶題示虎鳳二稚

明代唐桂芳

作客三千里,明年六十翁。傳家無長物,到老得詩窮。

種杏添新蕊,移松長舊叢。閒中參妙理,一一領(lǐng)春風(fēng)。

追賦鮑元茂南墅 其二

明代唐桂芳

園林欣有主,文字見諸孫。南斗低窺座,西山直入門。

卜鄰期歲晚,屏跡遠(yuǎn)人喧。安得扶藜杖,看云坐石垣。

追賦鮑元茂南墅 其一

明代唐桂芳

南州盡烽火,南墅尚亭臺(tái)。野水隨田合,山云礙石開。

乾坤雙轉(zhuǎn)轂,歲月一深杯。俛仰渾如昨,無由化鶴來。

除夕

明代唐桂芳

肯為橫青眼,空嗟出白髭。時(shí)光渾似舊,世態(tài)竟如斯。

繼述慚先志,攜持念小兒。嶺梅消息早,開到向南枝。

送楊曾之浙東 其二

明代唐桂芳

自喜江湖上,相交氣槩中。名郎新奉檄,爾父舊乘驄。

驛館三秋雨,官船萬里風(fēng)。定知重見日,爛醉菊花叢。

送楊曾之浙東 其一

明代唐桂芳

佳麗金陵地,蕭然爾獨(dú)居。門無私客謁,座有諫官書。

清切登臺(tái)久,光華入幕初。浙東勞遠(yuǎn)役,民瘼問何如。

過旌德縣

明代唐桂芳

路入旌川境,晴光潑眼明。攢峰渾欲語,幽草不知名。

老屋僧留話,荒原人獨(dú)耕。慇勤成晚宿,野飯石泉清。

過太湖 其二

明代唐桂芳

向晚推篷望,群山隱約青。篙工排蟻勢,野飯雜魚腥。

水闊疑無地,天低剩見星。吳音相爾汝,聊復(fù)慰飄零。

水調(diào)歌頭 游武夷和羅慶 武夷山志卷十五

明代唐桂芳

武夷最佳處,晴氣碧于藍(lán)。遠(yuǎn)瞻崖壑溪曲,六六與三三。莫問塵生滄海,休嘆鶴歸華表,好景且容探。鐵笛破龍睡,黑雨滿深潭。笑神仙,留蛻骨,閱空巖。幾人蹭蹬不遇,太史滯周南。最好擅場老子,筆底文章如許,何必事清談。暫憩桃花下,白馬稅飛驂。

遣懷 其三

明代唐桂芳

今宵壯觀駕扁舟,兩岸蘆風(fēng)淡欲秋。誰把瓊簫驚客夢,始知五月在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