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人 > 李俊民 > 李俊民代表作品

李俊民的詩詞

本頁收錄李俊民的古詩/代表作品根據時間排序,通過這些李俊民古詩詞的介紹可以了解名家李俊民的詩風。如果您也有喜歡的李俊民代表作品、或喜歡的李俊民的古詩詞,歡迎分享。

一字百題示商君祥 其五十六 香

金朝李俊民

小炷博山鼎,半殘心字灰。游蜂何處客,應為百花來。

和參謀李舜舉 其二

金朝李俊民

一怒王師吊伐初,堂堂人物古誰如。劍頭何患無炊米,楯鼻多應有檄書。

盡道公孫能躍馬,應憐學士獨焚魚。旌旗未度長河水,千騎元戎已搗虛。

送史邦直入洛

金朝李俊民

肉山南去汗如流,了取公家事便休。征棹不沾瓜蔓水,歸裝莫待菊花秋。

忙中暫過平嵩閣,別后頻登望省樓。若問鶴鳴近消息,翅翎飛不到揚州。

為劉益之營中上王懷州 其一

金朝李俊民

自分毛錐不入時,如今尤恨埽門遲。徒勞魏氏貪雞肋,卻笑虞人望羖皮。

未有赤心相待處,柰何白發是歸期。儻令扶病還桑梓,橫草難忘報所知。

僧奴 其一

金朝李俊民

白發因緣短犢車,可憐小德外家無。蚌生珠后何嫌老,鳳有毛時亦自殊。

會看伯仁興絡秀,不妨節信論潛夫。劉生誰謂難成事,將相從來有種乎。

用之次韻復荅

金朝李俊民

小齋飄雨注風帷,門外青山困品題。足躡盡知齊是假,膽嘗爭柰越猶棲。

任教別后書盈篋,嬴得年來氣暖臍。聊與老農歌帝力,一缸村酒薦豚蹄。

寄史正之

金朝李俊民

往來門下亦風流,分得籌堂幾許憂。剛甚養他橫槊馬,何如了取濟川舟。

人還忌器休投鼠,誰為蹊田欲奪牛。聞早抽身閑處著,不妨仍帶醉鄉侯。

一字百題示商君祥 其五十二 畫

金朝李俊民

有意皆堪譜,無言總是詩。潭潭居相府,此譽不妨馳。

一字百題示商君祥 其十七 蓮

金朝李俊民

碧因圓更展,紅向老猶妝。鏡里風流在,人言似六郎。

辛丑中秋夜與用亨漢臣濟之君祥子昂仲寬及諸同志聚飲于學宮陰不見月 其一

金朝李俊民

節物相催近覺頻,勝游攜酒意何勤。幾人白發對明月,萬里青天愁片云。

裊裊風高秋已半,厭厭客醉夜將分。督郵氣味從來惡,今日尊前也獻芹。

送別曹漢卿

金朝李俊民

馬上功名柰老何,出門無地不風波。憑誰試著回天力,有客空揮卻日戈。

青眼乍驚行處少,赤心常笑話中多。愁人近亦無腸斷,又聽離筵送別歌。

悼籌堂

金朝李俊民

霞鞍金轡紫絲絳,玉帶紅靴織翠袍。赳赳少年真手臂,津津玉氣見眉毫。

不愁造化功難補,可惜秋山勢自高。那免牛車身后患,一場春夢亦徒勞。

和秦克容來韻

金朝李俊民

白頭羞入利名場,得得歸來自遠方。何日詩豪離上黨,去年道話憶山陽。

可憐杜宇訴亡國,還笑沐猴思故鄉。不意閑中春色早,黃鸝啼破謝家莊。

一字百題示商君祥 其九十三 別

金朝李俊民

更盡一杯酒,出門行路難。送君過南浦,忍淚憑欄干。

和子搢秋晚出郭

金朝李俊民

陶寫詩人得句忙,舊游能復憶嵩陽。山頭云霽雨聲歇,水面風來花信香。

今日事雖非向日,故鄉景自勝他鄉。杖藜忘卻尋歸路,獨立河橋詠晚涼。

和子搢來韻

金朝李俊民

新年桃李似無情,回首繁華一夢驚。點檢青氈非故物,等閑傾蓋昧平生。

雨中燕子還留客,風里楊花欲送行。試聽東流橋下水,向人時作斷腸聲。

贈張仲一

金朝李俊民

丹鳳銜書下九霄,山城和氣動民謠。久潛龍虎聲相應,未戮鯨鯢氣尚驕。

萬里江山歸一統,百年人事見清朝。天教老眼觀新化,白發那堪不肯饒!

唐臣滿月洗兒索詩故賦

金朝李俊民

幽徑疏籬竹外村,淡煙斜日水邊城。地形占斗辨南北,風俗以人分重輕。

坐上有山圍似畫,樽中得酒論如兵。青春將種多才調,拂袖林泉恐不情。

宿村舍 其三

金朝李俊民

懷抱何曾得少歡,春愁飛上兩眉間。一瓢謾酌獨清水,幾屐能窮無盡山。

見說酒兵長日備,未知詩債幾時還。須防別后將軍禦,不待尋盟輒斬關。

剛忠公

金朝李俊民

未除妖氣斗牛閒,一夜長星落將壇。天意欲將全節畀,人心無柰此時寒。

斷頭那肯降朱泚,血指誰思滅賀蘭。立盡太行山上石,我公忠烈不容刊。

一字百題示商君祥 其四十二 農

金朝李俊民

賣劍田園計,溫家種樹書。新年無罪歲,事事有乘除。

母師圣醉中落水用郭進之韻

金朝李俊民

無人橋上醉婆娑,腳力危時可柰何。賀監未應真落井,屈平到底也隨波。

浮云世事黃糧夢,斜日秋風薤露歌。點檢交情能有幾,柴門今后雀堪羅。

一字百題示商君祥 其九十九 炊

金朝李俊民

旅食寄天涯,愁如桂玉何。莫忘生處樂,聽取扊扅歌。

索和長平諸詩友送行韻信筆奉呈君玉閏之資客中一笑 其二

金朝李俊民

青春人物正當時,咫尺云天快樂披。相見便如膠漆密,此行還似筈弦離。

方傳細柳將軍令,或賦甘棠召伯詩。待得一朝公事了,聯鑣西去未為遲。

一字百題示商君祥 其四十七 書

金朝李俊民

入室五千卷,插架三萬軸。何似曬書人,坦此便便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