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上梁山
逼上梁山 (偪上樑山 ) 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bī shàng liáng shān,逼上梁山是中性詞。。。。

拼音讀音
拼音bī shàng liáng shān
怎么讀
注音ㄅ一 ㄕㄤˋ ㄌ一ㄤˊ ㄕㄢˊ
繁體偪上樑山
出處毛澤東《做革命的促進派》:“而且要有一種相當的壓力,就是公開號召,開許多會,將起軍來,‘逼上梁山’。”
例子可以說差不多的人都是逼上梁山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八章)
正音“逼”,不能讀作“bí”。
用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比喻被迫反抗或采取不得已的行動。
辨形“梁”,不能寫作“粱”。
辨析逼上梁山和“鋌而走險”;都有“被逼得走投無路而冒險、反抗”的意思。但逼上梁山偏重在反抗;多指的是正義的行動、革命行動;或由于某種客觀原因促使自己不得不做;“鋌而走險”偏重在冒險;所指的行動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不好的。
謎語林沖夜奔
近義詞迫不得已、鋌而走險
反義詞自告奮勇、自覺自愿
英語be compelled to do sth.against one's will
俄語толкáть на бунт
日語追いつめられてやむを得ず反抗する。ある行動をとらざるを得なくなる
德語unter Druck der Ungerechtigkeit aufs Ganze gehen(zur Auflehnung getrieben werden)
法語être poussé à se révolter,se rebeller malgré soi
※ 成語逼上梁山的拼音、逼上梁山怎么讀由字典網成語大全提供。
在線漢字轉拼音
目迷五色 | 迷:迷亂;五色:指各種顏色。眼睛被五彩繽紛的事物所迷惑。形容色彩紛呈;使人眼花繚亂;也形容事物錯綜復雜;辨不清本質所在。 |
經史子集 | 經:經書,儒家經典;史:史書;子:諸子百家著作;集:文集。指古代的經典著作。泛指古代典籍。 |
心有余而力不足 | 心里非常想做;可是力量不夠。 |
清清楚楚 | 清晰明白有條理。 |
患難與共 | 患難:危險艱苦的環境;與共:在一起。指在不利處境中共同承擔災難和困苦。 |
走馬觀花 | 騎在跑著的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觀察了解。走:跑。 |
烏合之眾 | 合:聚合;眾;許多人。比喻臨時雜湊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 |
舊地重游 | 重新來到曾經居住或游覽過的地方。 |
遁世離俗 | 謂隱居而屏絕世俗往來。 |
寧為雞口,毋為牛后 |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不為大者之后。同“寧為雞口,無為牛后”。 |
鼻青臉腫 | 鼻子發青,臉都腫起來,形容被打得很慘。 |
舉善薦賢 | 賢:胡才能,有道德的。保舉推薦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連編累牘 | 牘:古代寫字的木片。形容篇幅過多,文辭長。 |
時易世變 | 時代變遷,世事也不一樣。 |
神采奕奕 | 形容精神飽滿;容光煥發。神采:人面部的神氣和光彩。奕奕:精神煥發的樣子。 |
不到黃河心不死 | 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
命與仇謀 | 仇:仇敵。命運使自己經常與仇人打交道。形容命運不好,常遇挫折。 |
目不斜視 | 眼睛不往旁邊看。形容目光莊重;神情嚴肅。 |
款學寡聞 | 形容學問淺、見識少。 |
生拉硬扯 | 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牽強附會。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強別人聽從自己。 |
奇貨可居 | 奇貨:珍奇的貨物;居:囤積。囤積珍奇的貨物;以備高價售出。比喻憑借技藝或某種事物以獲取功名財利及其它好處。 |
忙不擇價 | 匆忙中售貨要不了好價錢。 |
身敗名裂 | 地位喪失;名聲敗壞。現在也形容干了壞事;遭到徹底失敗。 |
空腹高心 | 腹內空虛而目空一切。形容并無真才實學。 |
雷大雨小 | 比喻說得多,做得少,聲勢很大,實效很小。 |
坐以待斃 | 待:等待;斃:死。坐著等死。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 |
狂風暴雨 | 大風大雨。比喻聲勢猛烈或處境險惡。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 山陰道:在會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風景優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勝看。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應接不過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