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利思義
見利思義 (見利思義 ) 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jiàn lì sī yì,見利思義是中性詞。。。。

拼音讀音
拼音jiàn lì sī yì
怎么讀
注音ㄐ一ㄢˋ ㄌ一ˋ ㄙ 一ˋˊ
繁體見利思義
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憲問》:“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例子四曰廉,見利思義也。(三國蜀 諸葛亮《心書 謹候》)
正音“見”,不能讀作“xiàn”。
用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形容廉潔自守。
辨形“義”,不能寫作“意”。
反義詞見利忘義
英語think of righteousness on seeing gain
※ 成語見利思義的拼音、見利思義怎么讀由字典網成語大全提供。
在線漢字轉拼音
※ 與(見利思義)相關的成語及拼音:
進種善群 | 謂提高民族素質。 |
費盡心思 | 心思:計謀。挖空心思,想盡辦法。形容千方百計地謀算。 |
強中自有強中手 | 比喻技藝無止境,不能自滿自大。同“強中更有強中手”。 |
經邦論道 | 指治理國家,談論治國之道。比喻位居高層 |
噓寒問暖 | 問冷問熱;口可出熱氣使受寒的人溫暖。形容對別人的生活非常關心。噓:緩緩吹氣。 |
知無不言,言無不聽 | 說的人,凡是知道的無不說出,聽的人,沒有一句話不接受。 |
學以致用 | 為了實際應用而學習。致:使達到;用:實際應用。 |
回光反照 | 指日落時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時發(fā)亮。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興奮。也比喻事物滅亡前夕的短暫興旺。 |
窮鄉(xiāng)僻壤 | 指荒遠偏僻的地方。 |
壓歲錢 | 過陰歷年時長輩給小孩兒的錢。 |
正身明法 | 端正自身,嚴明法紀。 |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 | 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fā)表決定性的意見。 |
玩世不恭 | 舊指因對現(xiàn)實不滿而采取的一種不嚴肅不認真的生活態(tài)度。玩世:用消極、游戲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不恭:不嚴肅。 |
古色古香 | (陳設、器物或藝術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古香:古書畫散發(fā)出的氣味。 |
折臂三公 | 晉代的羊枯,曾墜馬折斷手臂,官至三公。指貴官墮馬。 |
倦鳥知還 |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xiāng)。 |
拔茅連茹 | 茅:白茅,一種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比喻互相推薦,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 |
牛刀小試 | 牛刀:宰牛的刀。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試驗。比喻有大本領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極,混一天算一天,沒有積極主動的精神。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似是而非 | 是:對;正確;非:不對;錯誤。好像是對的;實際上不對。指表面上相似;實際上不一樣。 |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 將:統(tǒng)率,指揮。比喻越多越好。 |
斗南一人 |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內。指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識獨一無二。 |
金口木舌 |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現(xiàn)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向后退縮。 |
前赴后繼 | 赴:奔赴。前面的沖上去了;后面的緊跟上來。形容不斷投入戰(zhàn)斗;奮勇沖殺向前。 |
似曾相識 | 好象曾經見過。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xiàn)。 |
撥亂濟危 | 平定亂世,救濟危難。亦作“撥亂濟時”。 |
最近成語拼音查詢:
更多成語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