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民于水火
救民于水火 (捄民于水火 ) 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jiù mín yú shuǐ huǒ,救民于水火是中性詞。。。。

拼音讀音
拼音jiù mín yú shuǐ huǒ
怎么讀
注音ㄐ一ㄡˋ ㄇ一ㄣˊ ㄩˊ ㄕㄨㄟˇ ㄏㄨㄛˇˊ
繁體捄民于水火
出處《孟子·滕文公下》: “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殘而已矣。”
例子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7回:“若二位兄長皆救民于水火,出去謀為一番,弟現有千余人,屯扎在高雞泊,專望駕臨動手。”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形容災難深重。
近義詞救民水火
英語lift the masses from woe
※ 成語救民于水火的拼音、救民于水火怎么讀由字典網成語大全提供。
在線漢字轉拼音
※ 與(救民于水火)相關的成語及拼音:
嫁狗隨狗 | 比喻女子只能順從丈夫。 |
秋水伊人 | 指思念中的那個人。 |
靡所底止 | 謂沒有止境。 |
羅掘一空 | 羅:用網捕鳥;掘:指挖掘老鼠洞找糧食。用盡一切辦法,搜括財物殫盡。 |
誅求無度 | 斂取、需索財賄沒有限度。 |
苦思冥想 | 絞盡腦汁,深沉地思索。 |
喟然長嘆 | 喟然:嘆氣的樣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嘆氣。 |
白日見鬼 | 大白天見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閑、冷落。現多比喻不可能出現的事。 |
鐵面無私 | 形容公正嚴明;不講情面。鐵面:比喻剛直無私。 |
吉光片羽 |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塊毛皮;吉光:古代傳說中的神獸;毛皮為裘;入水數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殘存的極其珍貴的文物。 |
討價還價 | 賣主要價高;買主給價低;雙方要反復爭議。現比喻在進行談判時反復爭議;或接受任務時講條件。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練了;就能找到竅門。 |
恐后爭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進。 |
戰戰業業 | 戒慎畏懼貌。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騙。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 |
豐功偉績 | 豐:多;偉:大;顯赫。偉大的功勛和成就。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語助詞;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仰望著高山,效法著大德。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主人翁 | 當家作主的人。 |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最好是避開。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
聰明伶俐 | 伶俐:靈活。形容小孩子頭腦靈活;記憶力和理解力強。 |
群山四應 | 應:應和。四面群山紛紛響應。比喻一聲號召,人們群起響應。 |
藥石無效 | 藥石:藥和治病的石針。藥和石針都不見效。形容病情嚴重。 |
牛衣對泣 | 睡在牛衣里,相對哭泣。形容夫妻共同過著窮困的生活。 |
甘之如飴 | 把它看成像飴糖那樣甘甜。比喻甘心情愿地從事某種辛苦工作或雖處危困境地也能安然忍受。 |
豈有此理 | 豈:哪里。哪里有這樣的道理。指極為荒謬;決無道理。 |
心猿意馬 | 形容心思不定;好像猴子跳、馬奔跑一樣控制不住。 |
墨汁未干 | 寫字的墨汁還沒有干。比喻協定或盟約剛剛簽訂不久(多用于指責對方違背諾言)。 |
最近成語拼音查詢:
更多成語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