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子
詞語解釋
蕩子[ dàng zǐ ]
⒈ ?指辭家遠出、羈旅忘返的男子。
⒉ ?浪蕩子。謂游手好閑,不務正業或敗壞家業的人。
引證解釋
⒈ ?指辭家遠出、羈旅忘返的男子。
引《文選·古詩<青青河畔草>》:“蕩子行不歸,空牀難獨守。”
李善 注:“《列子》曰:有人去鄉土游於四方而不歸者,世謂之為狂蕩之人也。”
唐 杜甫 《冬晚送長孫漸舍人歸州》詩:“參卿休坐幄,蕩子不還鄉。”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趙五娘憶夫》:“君身豈蕩子,妾非蕩子婦。”
嚴復 《出都留別林紓》詩:“可憐一卷《茶花女》,斷盡 支那 蕩子腸。”
⒉ ?浪蕩子。謂游手好閑,不務正業或敗壞家業的人。
引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章阿端》:“妾 章氏,小字 阿端,誤適蕩子,剛愎不仁,橫加折辱。”
清 周在浚 《行述》:“女, 吳興 人,北里 朱某 計購之渡 江,逼與蕩子夜合,女弗從。”
巴金 《沉默集·丹東的悲哀》:“他說那些喝酒賭錢吃得飽飽貪圖淫樂的蕩子,是共和國的大敵。”
國語辭典
蕩子[ dàng zǐ ]
⒈ ?游子。指遠行不歸,流蕩忘返的人。唐·杜甫〈冬晚送長孫漸舍人歸州〉詩:「參卿休坐幄,蕩子不還鄉。」也作「宕子」。
引《文選·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
近浪子
最近近義詞查詢:
沾沾自喜的近義詞(zhān zhān zì xǐ)
時期的近義詞(shí qī)
稽查的近義詞(jī chá)
全年的近義詞(quán nián)
老師的近義詞(lǎo shī)
初步的近義詞(chū bù)
參與的近義詞(cān yù)
消耗的近義詞(xiāo hào)
奮勇的近義詞(fèn yǒng)
義師的近義詞(yì shī)
格式的近義詞(gé shì)
生命的近義詞(shēng mìng)
各種的近義詞(gè zhǒng)
陪同的近義詞(péi tóng)
講話的近義詞(jiǎng huà)
冷光的近義詞(lěng guāng)
戰場的近義詞(zhàn chǎng)
本身的近義詞(běn shēn)
融化的近義詞(róng huà)
刮目相看的近義詞(guā mù xiāng kàn)
如何的近義詞(rú hé)
打量的近義詞(dǎ liang)
強烈的近義詞(qiáng liè)
灰塵的近義詞(huī chén)
布衣交的近義詞(bù yī jiāo)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