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陋
詞語解釋
淺陋[ qiǎn lòu ]
⒈ ?狹窄簡陋。
例山庵淺陋。
英narrow and crude;
⒉ ?見識貧乏。
例學識淺陋。
英meagre;
引證解釋
⒈ ?謂見聞狹隘,見識貧乏。
引《漢書·董仲舒傳》:“前所上對,條貫靡竟,統紀不終,辭不別白,指不分明,此臣淺陋之罪也。”
《朱子語類》卷七四:“若知不高,則識見淺陋。”
《三國演義》第八五回:“朕自得丞相,幸成帝業;何期智識淺陋,不納丞相之言,自取其敗。”
巴金 《家》二九:“可是就內容來說,不但思想上十分淺陋,連文字也不通順。”
⒉ ?指見識貧乏的人。
引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樂松 之徒,招集淺陋。”
⒊ ?狹窄簡陋。
引《詩·陳風·衡門》“衡門之下” 毛 傳:“衡門,橫木為門,言淺陋也。”
唐 白行簡 《李娃傳》:“懼其淺陋湫隘,不足以辱長者所處,安敢言直耶!”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三:“山菴淺陋,料沒有婦女藏得,不妨,不妨。”
國語辭典
淺陋[ qiǎn lòu ]
⒈ ?見聞少而粗淺鄙陋。
引《漢書·卷八八·儒林傳·孔安國傳》:「篇或數簡,文意淺陋。」
《紅樓夢·第一〇回》:「晚生粗鄙下士,本知見淺陋。」
近陋劣 淺薄 愚陋
反精深 淵博
最近近義詞查詢:
收獲的近義詞(shōu huò)
災民的近義詞(zāi mín)
老師的近義詞(lǎo shī)
孔方兄的近義詞(kǒng fāng xiōng)
木筏的近義詞(mù fá)
會堂的近義詞(huì táng)
平鋪的近義詞(píng pù)
安排的近義詞(ān pái)
打罵的近義詞(dǎ mà)
引發的近義詞(yǐn fā)
保密的近義詞(bǎo mì)
模樣的近義詞(mú yàng)
轟動的近義詞(hōng dòng)
斷絕的近義詞(duàn jué)
逐步的近義詞(zhú bù)
提綱的近義詞(tí gāng)
裁員的近義詞(cái yuán)
延續的近義詞(yán xù)
打斗的近義詞(dǎ dòu)
土壤的近義詞(tǔ rǎng)
頓首的近義詞(dùn shǒu)
執政的近義詞(zhí zhèng)
思想的近義詞(sī xiǎng)
色澤的近義詞(sè zé)
聲名的近義詞(shēng míng)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