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彰
詞語解釋
昭彰[ zhāo zhāng ]
⒈ ?顯而易見;深重;遠揚。
例丑行昭彰。
信義昭彰。——唐·李朝威《柳毅傳》
英flagrant; evident; clear; manifest;
引證解釋
⒈ ?亦作“昭章”。
⒉ ?昭著;顯著。亦謂使彰明。
引《漢書·王莽傳上》:“昭章先帝之文功,明著祖宗之令德。”
南朝 梁 蕭統 《<陶淵明集>序》:“詞采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
宋 歐陽修 《集古錄跋尾·唐李聽神道碑》:“聽 父子為 唐 名將,其勛業昭彰,故以碑考傳,少所差異。”
清 林則徐 《會諭澳同知再行諭飭義律繳土交兇稿》:“夫殺人者死,天理昭彰,無論 中國 外夷,一命總須一抵。”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三章六:“這一對暴發的大總統和副總統,昭彰的報應出現了。”
⒊ ?光耀。
引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昭章云漢,暉麗日月。”
唐 元稹 《郊天日五色祥云賦》:“昭章文物,皆摛錦之相連。”
前蜀 杜光庭 《中元眾修金箓齋詞》:“昭彰帝紀,炳蔚人文。”
國語辭典
昭彰[ zhāo zhāng ]
⒈ ?華茂、顯著。南朝梁·蕭統宋·歐陽修也作「昭章」。
引《梁昭明太子文集·卷四·陶淵明集序》:「辭彩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
《集古錄跋尾·卷九·唐李聽神道碑》:「聽父子為唐名將,其勛業昭彰,故以碑考傳,少所差異。」
近明顯 顯著
⒉ ?彰顯、明示。
引魏·孝文帝〈祭嵩高山文〉:「昭彰天地,吐納五精。」
最近近義詞查詢:
原理的近義詞(yuán lǐ)
清淡的近義詞(qīng dàn)
念頭的近義詞(niàn tou)
預備的近義詞(yù bèi)
判定的近義詞(pàn dìng)
校正的近義詞(jiào zhèng)
增補的近義詞(zēng bǔ)
訂正的近義詞(dìng zhèng)
術士的近義詞(shù shì)
相等的近義詞(xiāng děng)
轟動的近義詞(hōng dòng)
盲目的近義詞(máng mù)
封閉的近義詞(fēng bì)
抗命的近義詞(kàng mìng)
夢幻的近義詞(mèng huàn)
無限的近義詞(wú xiàn)
認為的近義詞(rèn wéi)
組合的近義詞(zǔ hé)
號角的近義詞(hào jiǎo)
爭奪的近義詞(zhēng duó)
依靠的近義詞(yī kào)
條例的近義詞(tiáo lì)
個性的近義詞(gè xìng)
此刻的近義詞(cǐ kè)
作對的近義詞(zuò duì)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