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
詞語解釋
動作[ dòng zuò ]
⒈ ?身體的活動或行動。
例步趨動作,使其四體狃於寒暑之變。——宋·蘇軾《教戰守》
英action; motion; movement;
⒉ ?競技運動要做到的。如:規定動作。
英action;
引證解釋
⒈ ?行為舉動。
引《左傳·襄公三十一年》:“法行可象,聲氣可樂,動作有文,言語有章。”
《呂氏春秋·去尤》:“視其行步竊鈇也,顏色竊鈇也,言語竊鈇也,動作態度,無為不竊鈇也。”
宋 張載 《張子語錄》下:“可以行,可以止,此出處之時也。至於言語動作,皆有時也。”
⒉ ?勞作,勞動。
引《韓非子·五蠹》:“是境內之民,其言談者必軌於法,動作者歸之於功,為勇者盡之於軍。”
清 程趾祥 《此中人語·成衣匠》:“遂假以門面,令其開店。 朱 喜甚,殷勤動作。”
趙樹理 《三里灣》十七:“玉梅 !不要歇著了!該動作了。”
⒊ ?動彈;活動。
引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六:“伯 乃急持,鬼動作不得。”
宋 張世南 《游宦紀聞》卷八:“近緣久病,艱於動作,詘身俯仰,皆不自由。”
老舍 《駱駝祥子》十八:“風忽然大起來,那半天沒有動作的柳條象猛的得到什么可喜的事,飄灑的搖擺。”
孫犁 《秀露集·<善闇室紀年>序》:“一生行止,都是……順潮流而動作。”
⒋ ?變動,發生變化。
引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漆》:“每經雨,以布纏指,揩令熱徹,膠不動作,光凈耐久。”
國語辭典
動作[ dòng zuò ]
⒈ ?行為舉止。
引《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動作應禮,從容中道。」
⒉ ?態勢。
例如:「每當選舉前夕,候選人都會有各種動作出現。」
⒊ ?活動。
例如:「游泳是一種全身都要動作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