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心
詞語解釋
甘心[ gān xīn ]
⒈ ?情愿。
例他是甘心受罰的。
初,武帝感張騫之言,甘心欲通大宛諸國,使者相望于道,一歲中多至十余輩。——《漢書·西域傳》
英willingly; readily;
⒉ ?滿意;滿足。
例不達(dá)目的絕不甘心。
不愿得地,愿得張儀而甘心焉。——《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英be reconciled to; be complacent about;
引證解釋
⒈ ?愿意。
引《詩·衛(wèi)風(fēng)·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唐 張鷟 《游仙窟》:“千看千意密,一見一憐深。但當(dāng)把手子,寸斬亦甘心。”
劉半農(nóng) 《揚(yáng)鞭集·曉》:“曉風(fēng)輕輕吹來,很涼快,很清潔,叫我不甘心睡。”
⒉ ?快意。
引《左傳·莊公九年》:“管召,讎也,請(qǐng)受而甘心焉。”
杜預(yù) 注:“甘心,言快意戮殺之。”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詩讞》:“爾欲妄殺一人便了卻耶?抑將得仇人而甘心耶?”
鄒韜奮 《患難馀生記》第三章:“因?yàn)樗氖聵I(yè)在本質(zhì)上是進(jìn)步文化事業(yè),已足招頑固派的嫉視,必欲置之死地而后甘心。”
⒊ ?指使之快意。
引《漢書·汲黯傳》:“何至令天下騷動(dòng),罷中國,甘心夷狄之人乎!”
⒋ ?羨慕;向慕。
引《史記·封禪書》:“﹝三神山﹞諸僊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世主莫不甘心焉。”
司馬貞 索隱:“甘心,謂心甘羨也。”
《北史·裴矩傳》:“矩 盛言胡中多諸寳物, 吐谷渾 易可并吞。帝由是甘心,將通西域。”
宋 蘇軾 《東坡志林·司馬遷二大罪》:“自 漢 以來,學(xué)者恥言 商鞅、桑弘羊,而世主獨(dú)甘心焉。”
⒌ ?苦心。
引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白石巖下徑行田》詩:“舊業(yè)橫海外,蕪穢積頽齡。饑饉不可久,甘心務(wù)經(jīng)營。”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序》:“今之士俗,斯風(fēng)熾矣。纔能勝衣,甫就小學(xué),必甘心而馳騖焉。”
⒍ ?縱情。
引《后漢書·皇甫規(guī)傳》:“凡諸宿猾、酒徒、戲客,皆耳納邪聲,口出諂言,甘心逸游,唱造不義。”
《太平廣記》卷二七三引 唐 高彥休 《唐闕史·杜牧》:“﹝ 杜牧 ﹞聞 湖州 名郡,風(fēng)物妍好,且多奇色,因甘心游之。”
國語辭典
甘心[ gān xīn ]
⒈ ?發(fā)自內(nèi)心的同意、滿足。
引《文選·曹植·雜詩六首之五》:「閑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 」
《文明小史·第三八回》:「你也算得一方之主,為什么要聽那陸賊的指揮?不是甘心做他的奴隸嗎?」
近甘愿
反不甘
⒉ ?感到稱心、痛快。
引《左傳·莊公九年》:「管召讎也,請(qǐng)受而甘心焉。」
英語to be willing to, to resign oneself to
德語sich mit etwas abfinden (V)?, ben?tigen, brauchen (V)?, sich mit etw. zufrieden geben (V)?, zufrieden sein (Adj)?
法語volontiers, de plein gré
相關(guān)成語
- xǐng shì héng yán醒世恒言
- shēn jià bǎi bèi身價(jià)百倍
- chuán qí傳奇
- huò qǔ獲取
- jiào cǎi叫彩
- jiān nán艱難
- ài měi愛美
- jiā zhǔ pó家主婆
- lìng rén令人
- wū lǐ jiā屋里家
- bǎo mǎ寶馬
- tǐ tài體態(tài)
- tiě dā tiě dā鐵搭鐵搭
- lǐ tǔ gǔ李土鼓
- tǒng yī統(tǒng)一
- shēng shēng màn聲聲慢
- lèi sì類似
- zú qiú足球
- chuàng zuò創(chuàng)作
- yī jià衣架
- jiù suàn就算
- yùn cáng蘊(yùn)藏
- bǎi jì百濟(jì)
- yǐ bù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