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拙
詞語解釋
樸拙[ pǔ zhuō ]
⒈ ?質(zhì)樸;純真敦厚。
英simple and sincere;
引證解釋
⒈ ?質(zhì)樸率真。
引三國 魏 丁儀 《勵志賦》:“惟受性之樸拙,亮未達(dá)乎測度。”
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中:“其詞雖樸拙,然亦可見其意也。”
朱自清 《清華的一日》:“齊氏 樸拙蒼老,獨(dú)創(chuàng)一格,有時不免粗野。”
⒉ ?古樸粗糙。
引宋 何薳 《春渚紀(jì)聞·古聲遺制》:“余謂古聲之存於器者,唯琴音中時有一二,不患其器之樸拙,使人援絃促軫,想見太古自然之妙,然后為勝。”
秦牧 《藝海拾貝·茅臺、花雕瓶子》:“茅臺和花雕的瓶子,雖然樸拙,也自有它們卓特的地方,它們獨(dú)創(chuàng)一格,不落窠臼。”
1. 古樸簡陋;古樸少修飾。 唐 張彥遠(yuǎn) 《歷代名畫記·戴逵》:“逵 既巧思,又善鑄佛像及雕刻,曾造 無量壽 木像高丈六,并菩薩。 逵 以古制樸拙,至於開敬,不足動心……研思三年,刻像乃成。”
宋 范成大 《吳船錄》卷上:“次至三千鐵佛殿,云 普賢 居此山,有三千徒眾共住,故作此佛,冶鑄甚樸拙。”
⒊ ?樸實純厚。
引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故近歲樸拙之人愈少,而巧進(jìn)之士益多。”
宋 陸游 《南唐書·周本傳》:“﹝ 周本 ﹞性樸拙,無他才,惟軍旅之事若生知者。”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蛙神》:“楚 有 薛崑生 者,幼惠,美恣容。六七歲時,有青衣媼至其家……愿以女下嫁 崑生。薛翁 性樸拙,雅不欲,辭以兒幼。”
國語辭典
樸拙[ pú zhuó ]
⒈ ?樸實坦率,不曲意奉迎別人。
引《宋史·卷三三八·蘇軾傳》:「近歲樸拙之人愈少,巧進(jìn)之士益多。」
相關(guān)成語
- shǎng jì賞際
- rǎo mín擾民
- fáng kè房客
- kāi tóu開頭
- xiāng qín香芹
- jiǎng lì奬厲
- liáo liáo wú jǐ寥寥無幾
- jī mǐn機(jī)敏
- guāng yuán光源
- kě pà可怕
- qīn qiè親切
- liáng tǐ zhòng量體重
- shè xiāng cōng麝香驄
- kě yǐ可以
- liú xíng流行
- jīn guāng shǎn shǎn金光閃閃
- mìng dèng命鐙
- dān sè guāng單色光
- hēi shì黑市
- hé wéi合圍
- xī mén西門
- guì xiāng piāo桂香飄
- zhí mín dì殖民地
- qīng dàn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