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耳
詞語解釋
牛耳[ niú ěr ]
⒈ ?古代諸侯會盟時,割牛耳取血盛敦中,置牛耳于盤,由主盟者執盤分嘗諸侯為誓,以示信守。《周禮·夏官·戎右》:“贊牛耳,桃茢。”鄭玄注:“尸盟者割牛耳取血助為之,及血在敦中,以桃茢沸之又助之也。”后用以指在某方面居于領袖地位的人。
引證解釋
⒈ ?古代諸侯會盟時,割牛耳取血盛敦中,置牛耳于盤,由主盟者執盤分嘗諸侯為誓,以示信守。參見“執牛耳”。
引《周禮·夏官·戎右》:“贊牛耳,桃茢。”
鄭玄 注:“尸盟者割牛耳取血助為之,及血在敦中,以桃茢沸之又助之也。”
后用以指在某方面居于領袖地位的人。 宋 文天祥 《二月六日海上大戰向南慟哭》詩:“身為大臣義當死,城下師盟愧牛耳。”
清 馮桂芬 《洪鼎郵程詩思圖》詩:“洪君 清才出吾黨,文社儼推牛耳長。”
蔣同超 《挽丘滄海》詩:“七子天南紹 建安,當年牛耳執騷壇。”
國語辭典
牛耳[ niú ěr ]
⒈ ?牛耳朵。
引《山海經·北山經》:「單張之山,其上無草木,有獸焉,其狀如豹而長尾,人首而牛耳一目。」
⒉ ?古代諸侯會盟時,盟主割牛耳取血,分與諸侯宣誓,以表守信。后稱居領導地位的人為「牛耳」。
引宋·文天祥〈二月六日海上大戰國事不濟孤臣天祥坐北舟中向南慟哭為之〉詩:「身為大臣義當死,城下師盟愧牛耳。」
近盟主
最近近義詞查詢:
十分的近義詞(shí fēn)
清除的近義詞(qīng chú)
光明正大的近義詞(guāng míng zhèng dà)
身后的近義詞(shēn hòu)
美化的近義詞(měi huà)
興兵的近義詞(xīng bīng)
確實的近義詞(què shí)
耳目一新的近義詞(ěr mù yī xīn)
臉紅的近義詞(liǎn hóng)
死亡的近義詞(sǐ wáng)
楚楚可憐的近義詞(chǔ chǔ kě lián)
方才的近義詞(fāng cái)
協議的近義詞(xié yì)
孤立的近義詞(gū lì)
光輝的近義詞(guāng huī)
追憶的近義詞(zhuī yì)
心坎的近義詞(xīn kǎn)
相互的近義詞(xiāng hù)
咄咄逼人的近義詞(duō duō bī rén)
平坦的近義詞(píng tǎn)
發布的近義詞(fā bù)
壯年的近義詞(zhuàng nián)
年景的近義詞(nián jǐng)
傷害的近義詞(shāng hài)
航線的近義詞(háng xiàn)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