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泉
詞語解釋
貨泉[ huò quán ]
⒈ ?王莽時貨幣名。
⒉ ?貨幣的通稱。
⒊ ?指財政。
引證解釋
⒈ ?王莽 時貨幣名。
引《漢書·食貨志下》:“天鳳 元年,復(fù)申下金銀龜貝之貨,頗增減其賈直。而罷大小錢,改作貨布……直貨泉二十五。貨泉徑一寸,重五銖,文右曰‘貨’,左曰‘泉’,枚直一,與貨布二品并行。”
⒉ ?貨幣的通稱。
引《晉書·食貨志》:“日中為市,總天下之隸,先諸布帛,繼以貨泉,貿(mào)遷有無,各得其所。”
唐 陸贄 《均節(jié)賦稅恤百姓六條》:“先王懼物之貴賤失平,而人之交易難準(zhǔn),又立貨泉之法,以節(jié)輕重之宜。”
《遼史·食貨志下》:“遼 之方盛,貨泉流衍,國用以殷。”
清 許光治 《憑闌人》曲:“榆筴賒春驕貨泉,柳帶禁寒貪乞棉。”
⒊ ?指財政。
引唐 元稹 《授王播中書侍郎平章事兼鹽鐵使制》:“得非調(diào)陰陽撫夷夏者,不欲侵貨泉之任;而主會計(jì)校盈虛者,不得參邦國之重乎?子將兼之,允在能者。”
《舊唐書·王彥威傳》:“彥威 儒學(xué)雖優(yōu),亦勤吏事,然貨泉之柄,素非所長。”
國語辭典
貨泉[ huò quán ]
⒈ ?新莽時所鑄的錢幣。圓徑一寸,重五銖,右文為貨,左文為泉,與貨布并行當(dāng)世。見《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下》。
最近近義詞查詢:
吞吞吐吐的近義詞(tūn tūn tǔ tǔ)
修改的近義詞(xiū gǎi)
牽涉的近義詞(qiān shè)
幼稚的近義詞(yòu zhì)
管束的近義詞(guǎn shù)
優(yōu)待的近義詞(yōu dài)
吹牛的近義詞(chuī niú)
迂回的近義詞(yū huí)
察看的近義詞(chá kàn)
至親的近義詞(zhì qīn)
敘述的近義詞(xù shù)
不可的近義詞(bù kě)
美滿的近義詞(měi mǎn)
形容的近義詞(xíng róng)
同窗的近義詞(tóng chuāng)
合股的近義詞(hé gǔ)
人民的近義詞(rén mín)
變成的近義詞(biàn chéng)
后果的近義詞(hòu guǒ)
造作的近義詞(zào zuò)
平生的近義詞(píng shēng)
體例的近義詞(tǐ lì)
觀察的近義詞(guān chá)
干涸的近義詞(gān hé)
拍照的近義詞(pāi zhào)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