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下阿蒙

詞語解釋
吳下阿蒙[ wú xià ā méng ]
⒈ ?指三國·吳之名將呂蒙,后亦以譏缺少學識、文才者。
引證解釋
⒈ ?指 三國 吳 之名將 呂蒙,后亦以譏缺少學識、文才者。 《三國志·吳志·呂蒙傳》“結友而別”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江表傳》:“初, 權 謂 蒙 及 蔣欽 曰:‘卿今并當涂掌事,宜學問以自開益。’…… 蒙 始就學,篤志不倦,其所覽見,舊儒不勝。后 魯肅 上代 周瑜,過 蒙 言議,常欲受屈。
引肅 拊 蒙 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 吳下阿蒙。’”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下·賓白》:“自今觀之,皆 吳下 阿蒙 手筆也。”
清 沉起鳳 《諧鐸·隔牖談詩》:“汝 吳下 阿蒙,輒敢高持布鼓,過我雷門。”
亦省作“吳蒙”。 清 黃景仁 《送溫舍人汝適歸廣州》詩:“君去 江 南只半程,卻過 吳蒙 舊鄉井。”
國語辭典
吳下阿蒙[ wú xià à méng ]
⒈ ?阿蒙,指三國名將呂蒙。原習武略,后聽從孫權勸說,篤學不倦,幾年之后,學識英博。見《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呂蒙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后以吳下阿蒙比喻人學識淺陋。
引《晉書·卷一二七·慕容德載記》:「垂謂之曰:『汝器識長進,非復吳下阿蒙也。』」
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部·賓白》:「常有當儉不儉,因留余幅以俟剪裁,遂不覺流為散漫者,自今觀之,皆吳下阿蒙手筆也。」
近蘆中窮士
最近近義詞查詢:
腐爛的近義詞(fǔ làn)
一本正經的近義詞(yī běn zhèng jīng)
不顧的近義詞(bù gù)
親切的近義詞(qīn qiè)
除外的近義詞(chú wài)
普遍的近義詞(pǔ biàn)
隨便的近義詞(suí biàn)
做事的近義詞(zuò shì)
追求的近義詞(zhuī qiú)
大家的近義詞(dà jiā)
淋漓盡致的近義詞(lín lí jìn zhì)
樂土的近義詞(lè tǔ)
安靜的近義詞(ān jìng)
處處的近義詞(chù chù)
解除的近義詞(jiě chú)
克服的近義詞(kè fú)
光澤的近義詞(guāng zé)
理睬的近義詞(lǐ cǎi)
文件的近義詞(wén jiàn)
教師的近義詞(jiào shī)
城市的近義詞(chéng shì)
對象的近義詞(duì xiàng)
同業的近義詞(tóng yè)
機緣的近義詞(jī yuán)
坐食的近義詞(zuò shí)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