觳觫
詞語解釋
觳觫[ hú sù ]
⒈ ?恐懼得發抖。
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孟子·梁惠王上》
申大頭觳觫惶恐,只是跪在地下磕頭。——清·李伯元《文明小史》
英shake; tremble from fear;
引證解釋
⒈ ?恐懼戰栗貌。
引《孟子·梁惠王上》:“王曰:‘舍之。吾不忍其(指牛)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
趙岐 注:“觳觫,牛當到死地處恐貌。”
《梁書·王僧孺傳》:“解網祝禽,下車泣罪,愍茲奊詬,憐其觳觫。”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續黃粱》:“曾 觳觫哀啼,竄蹟無路。”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一:“俘虜是一位青年人,三十歲左右,一眼看去,倒也并不怎么猛惡,反而有點觳觫的神氣。”
⒉ ?借指牛。
引唐 皎然 《送顧處士歌》:“門前便取觳觫乘,腰上還將鹿盧佩。”
宋 陸游 《舟中作》詩:“斷岸飲觳觫,清波跳噞喁。”
元 翁合老 《春日田園雜興》詩:“土脈正融催觳觫,林陰微合聽鉤輈。”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一·錦秋亭辨》:“人行其中,宛若畫圖,時見牧人簑笠御觳觫歸村落間,邈然有 吳 越 間意。”
國語辭典
觳觫[ hú sù ]
⒈ ?因恐懼而顫抖的樣子。
引《孟子·梁惠王上》:「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
《文明小史·第三九回》:「只覺得他神氣不好,十分疑懼,不免露出觳觫的樣子來。」
最近近義詞查詢:
投機的近義詞(tóu jī)
道教的近義詞(dào jiào)
除外的近義詞(chú wài)
鶉衣百結的近義詞(chún yī bǎi jié)
聆聽的近義詞(líng tīng)
演出的近義詞(yǎn chū)
合法的近義詞(hé fǎ)
選舉的近義詞(xuǎn jǔ)
協議的近義詞(xié yì)
風氣的近義詞(fēng qì)
裸露的近義詞(luǒ lù)
物品的近義詞(wù pǐn)
年紀的近義詞(nián jì)
頻頻的近義詞(pín pín)
普天同慶的近義詞(pǔ tiān tóng qìng)
不好的近義詞(bù hǎo)
表演的近義詞(biǎo yǎn)
保持的近義詞(bǎo chí)
位置的近義詞(wèi zhì)
戰勝的近義詞(zhàn shèng)
鍛造的近義詞(duàn zào)
暫時的近義詞(zàn shí)
完全的近義詞(wán quán)
勤奮的近義詞(qín fèn)
密查的近義詞(mì chá)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
相關成語
- zī dōng資東
- gǔ jié骨節
- wěi yuán委員
- tóng rì同日
- shuō shì說事
- tǔ shí wò fā吐食握發
- dà lǐ shì大理市
- jiā lǐ家里
- jǐn suǒ緊鎖
- jiào xué dà gāng教學大綱
- jié cǎo chóng結草蟲
- gōng zuò fú工作服
- kuàng shí礦石
- fēi shēn飛身
- dòng biàn動變
- shí gǔ食蠱
- yáo yáo yù zhuì搖搖欲墜
- zhuān qū專區
- hé tǐ zì合體字
- gū líng líng孤零零
- bǔ jǐ補給
- nǐ shēng cí擬聲詞
- xióng xióng熊熊
- zhǐ néng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