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舍
詞語解釋
施舍[ shī shě ]
⒈ ?以財物救濟窮人或出家人。
例而她好像一個不相干的討飯婆子,誰也不會施舍她一個果子。——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英give alms; give in charity;
引證解釋
⒈ ?見“施舍”。
⒉ ?亦作“施捨”。給人財物。
引《左傳·宣公十二年》:“老有加惠,旅有施舍。”
王引之 《經義述聞·春秋左傳中》:“古人言‘施舍’者有二義……《左傳》之‘施舍’皆賜予義。”
宋 葉適 《郭氏種德庵記》:“大父施捨惠助,一鄉所倚。”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四:“伯皋,平生忠厚志誠,奉佛甚謹,性喜施捨。”
艾青 《乞丐》詩:“乞丐伸著永不縮回的手,烏黑的手,要求施舍一個銅子。”
⒊ ?亦作“施捨”。猶興廢。
引《后漢書·王充王符等傳論》:“施舍之道,宜無殊典。”
李賢 注:“施舍,猶興廢也。”
⒋ ?猶客舍。
引《國語·周語中》:“國無寄寓,縣無施舍。”
韋昭 注:“施舍,賓客負任之處也。”
⒌ ?免予服役。
引《周禮·地官·小司徒》:“掌建邦之教法……凡征役之施舍,與其祭祀飲食喪紀之禁令。”
鄭玄 注:“施,當為‘弛’。”
賈公彥 疏:“施舍者,貴與老幼廢疾不科役,故言弛也。”
國語辭典
施舍[ shī shě ]
⒈ ?將財物送人,布施恩德。也作「施舍」。
引《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四》:「平生忠厚志誠,奉佛甚謹,性喜施舍。」
《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和尚方才知道是他的父親轉世,因向那人家哭著求告,施舍在庵里供養著。」
近布施 捐贈
德語Almosen (S)?
最近近義詞查詢:
清除的近義詞(qīng chú)
推進的近義詞(tuī jìn)
卷土重來的近義詞(juǎn tǔ chóng lái)
笑嘻嘻的近義詞(xiào xī xī)
經常的近義詞(jīng cháng)
體貼的近義詞(tǐ tiē)
規則的近義詞(guī zé)
根據的近義詞(gēn jù)
承諾的近義詞(chéng nuò)
資料的近義詞(zī liào)
平等的近義詞(píng děng)
國色天香的近義詞(guó sè tiān xiāng)
意圖的近義詞(yì tú)
遺書的近義詞(yí shū)
辦法的近義詞(bàn fǎ)
含義的近義詞(hán yì)
發達的近義詞(fā dá)
色澤的近義詞(sè zé)
工業的近義詞(gōng yè)
消失的近義詞(xiāo shī)
兵士的近義詞(bīng shì)
灰塵的近義詞(huī chén)
請教的近義詞(qǐng jiào)
精干的近義詞(jīng gàn)
如此的近義詞(rú cǐ)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