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頓
詞語解釋
委頓[ wěi dùn ]
⒈ ?疲乏;憔悴。
例勢不支久,必自委頓。——《新唐書·韓愈傳》
委頓床枕。
英tired; weary; exhausted;
引證解釋
⒈ ?頹喪;疲困。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潘岳 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 洛陽 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
引左太沖 絶丑,亦復效 岳 遨游,於是羣嫗齊共亂唾之,委頓而返。”
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譬如有人,雖有十夫之力,自朝及夕,常自大呼跳躍,初雖可畏,其勢不久必自委頓。”
《儒林外史》第三五回:“長途不覺委頓,所以不曾便來晉謁。”
《明史·李橒傳》:“橒 奮臂一呼,士卒雖委頓,皆強起斫賊,賊皆顛踣死城下。”
清 林則徐 《滇軺紀程》:“行,凌晨雨甚,道泥濘,輿人皆委頓。”
⒉ ?衰弱;病困。
引《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髦》“車駕親率羣司,躬行古禮焉” 裴松之 注引《魏名臣奏》載太尉 華歆 表:“臣老病委頓,無益視聽。”
晉 干寶 《搜神記》卷一:“超(弦超 )憂感積日,殆至委頓。”
宋 周密 《齊東野語·臺妓嚴蘂》:“一再受杖,委頓幾死。”
清 鈕琇 《觚賸·產卵》:“番禺縣 市穚村 民家女 謝氏 ……及分娩之期,腹痛經旬,委頓欲絶。”
國語辭典
委頓[ wěi dùn ]
⒈ ?疲困、廢壞。
引《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山野鄙性,不習車馬之勞,兼之蒲柳之姿,望秋先零,長途不覺委頓。」
《聊齋志異·卷一·王成》:「王生平未歷風霜,委頓不堪,因暫休旅舍。」
近疲勞 委靡
最近近義詞查詢:
包括的近義詞(bāo kuò)
無法無天的近義詞(wú fǎ wú tiān)
風光的近義詞(fēng guāng)
愛好的近義詞(ài hào)
按時的近義詞(àn shí)
偶爾的近義詞(ǒu ěr)
故里的近義詞(gù lǐ)
繪聲繪色的近義詞(huì shēng huì sè)
紅軍的近義詞(hóng jūn)
格式的近義詞(gé shì)
親密的近義詞(qīn mì)
傳統的近義詞(chuán tǒng)
對于的近義詞(duì yú)
廢棄的近義詞(fèi qì)
初春的近義詞(chū chūn)
孤立的近義詞(gū lì)
領導的近義詞(lǐng dǎo)
至誠的近義詞(zhì chéng)
意見的近義詞(yì jiàn)
切切的近義詞(qiè qiè)
年少的近義詞(nián shào)
生長的近義詞(shēng zhǎng)
必定的近義詞(bì dìng)
克服的近義詞(kè fú)
優雅的近義詞(yōu yǎ)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
相關成語
- wú rén吾人
- gàn bù干部
- jīng sàn驚散
- zhuī sī追思
- méi lǐ méi wài沒里沒外
- dà kǒu大口
- zhǔ chuàng主創
- tiān wài yǒu tiān天外有天
- shàng xué上學
- zhí jìn直勁
- lǐ biān里邊
- bào shí抱石
- yùn píng熨平
- ā zhèng阿正
- jiā céng bō li夾層玻璃
- kàng gān rǎo抗干擾
- bái yī rén白衣人
- zài zhōu fù zhōu載舟覆舟
- jiǎn ruò減弱
- pò bài破敗
- zhàn zhàn jīng jīng戰戰兢兢
- zhuān qū專區
- tóng tuó cǎo mǎng銅駝草莽
- fāng duì方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