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戚

詞語解釋
休戚[ xiū qī ]
⒈ ?喜樂和憂慮;亦指有利的和不利的遭遇。
例休戚相關。
英weal and woe; joys and sorrows;
引證解釋
⒈ ?見“休戚”。亦作“休慼”。喜樂和憂慮。亦泛指有利的和不利的遭遇。
引《國語·周語下》:“晉 孫談 之子 周(晉悼公 )適 周,事 單襄公 …… 晉國 有憂,未嘗不戚;有慶,未嘗不怡……為 晉 休戚,不背本也。”
《后漢書·靈帝紀》:“備託臭味,庶同休戚。”
《晉書·王導傳》:“導 曰:‘吾與 元規 休慼是同,悠悠之談,宜絶智者之口。’”
宋 蘇軾 《司馬溫公神道碑》:“師朋友道足以相信,而權不足以相休戚。”
清 袁枚 《隨園隨筆·雜記》:“不知 諸葛 一家,與國同休戚者,豈可引退?”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三幕:“要與天下的人民同休戚,不要只是尋章摘句,做個爛紙堆中的蠹魚。”
國語辭典
休戚[ xiū qī ]
⒈ ?喜與憂。
引《宋書·卷五·文帝本紀》:「先帝以桑梓根本,實同休戚。」
《三國演義·第六八回》:「卿乃孤之功臣,孤當與卿共榮辱,同休戚也。」
近喜憂
德語Freud und Leid (S)?
最近近義詞查詢:
幻化的近義詞(huàn huà)
親身的近義詞(qīn shēn)
消散的近義詞(xiāo sàn)
調解的近義詞(tiáo jiě)
除外的近義詞(chú wài)
時時刻刻的近義詞(shí shí kè kè)
經理的近義詞(jīng lǐ)
格式的近義詞(gé shì)
不變的近義詞(bù biàn)
打破的近義詞(dǎ pò)
如同的近義詞(rú tóng)
明明的近義詞(míng míng)
憤怒的近義詞(fèn nù)
勝利的近義詞(shèng lì)
克服的近義詞(kè fú)
陌生的近義詞(mò shēng)
爭奪的近義詞(zhēng duó)
部署的近義詞(bù shǔ)
掩藏的近義詞(yǎn cáng)
自身的近義詞(zì shēn)
剖斷的近義詞(pōu duàn)
此刻的近義詞(cǐ kè)
若干的近義詞(ruò gān)
奧秘的近義詞(ào mì)
勤奮的近義詞(qín fèn)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