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看花
詞語解釋
走馬看花[ zǒu mǎ kàn huā ]
⒈ ?比喻匆忙、粗略地觀察事物。亦稱“走馬觀花”
英gain a superficial understanding through cursory observation; give only a passing glance at things; give a hurried and cursory glance;
引證解釋
⒈ ?后因以“走馬看花”形容得意、愉快的心情。
引唐 孟郊 《登科后》詩:“昔日齷齪不足花,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 長安 夸。”
宋 楊萬里 《葉叔羽集同年九人于櫻桃園》詩:“走馬看花才幾日,曉星殘月半無人。”
明 于謙 《喜雨行》:“但愿風(fēng)調(diào)雨順民安業(yè),我亦走馬看花歸帝京。”
⒉ ?亦作“走馬觀花”。比喻匆忙和粗淺地了解事物。
引《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列公聽這部書,也不過逢場作戲,看這部書也不過走馬觀花。”
冰心 《寄小讀者》十八:“走馬看花,霧里看花,都是看不清的。”
國語辭典
走馬看花[ zǒu mǎ kàn huā ]
⒈ ?形容得意、愉快的心情。語本唐·孟郊〈登第后〉詩:「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亦比喻略觀事物外象,而不究其底蘊。
引《野叟曝言·第四七回》:「李姓道:『吾兄用意甚深,走馬看花,未能領(lǐng)略,望勿介意!』」
近浮光掠影
反細心吟味 下馬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