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罪
詞語解釋
告罪[ gào zuì ]
⒈ ?交際上的謙辭,表示情有未恰、理有未安的意思。
例正刑之輕重,徒以上囚,則呼與家屬告罪,閱其服否。——《新唐書·百官志》
自知欠妥,急忙告罪。
英apologize;
引證解釋
⒈ ?告發罪行。
引《漢書·趙廣漢傳》:“丞相傅婢有過,自絞死…… 廣漢 即上書告丞相罪。”
唐 劉兼 《貽諸學童》詩:“攘羊告罪言何直,舐犢牽情理豈虛。”
⒉ ?宣布罪狀。
引《新唐書·百官志三》:“﹝大理寺丞﹞正刑之輕重,徒以上囚,則呼與家屬告罪,問其服否。”
⒊ ?請罪。謂犯有罪過,請予處分。后常用為表示歉意的謙辭。
引明 劉基 《春秋明經·曹公孫會自鄸出奔宋》:“負芻 乃殺太子而自立, 子臧 將亡, 負芻 懼而告罪。”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四:“官人慢坐,奴家家無夫主,不便久陪,告罪則箇。”
郭沫若 《<孔雀膽>二三事》:“萬一在 昆明 的演出不十分成功,那我要告罪,那當然是我的劇本不成名器的原故。”
高曉聲 《大好人江坤大》二:“﹝大隊書記﹞便問銀耳如何吃法,倒把 江坤大 問呆了,唯獨這一點,他不曾想到要學,只得告罪。”
國語辭典
告罪[ gào zuì ]
⒈ ?面對面交際時的客套話,通常會有自謙的意思。
引《紅樓夢·第四三回》:「那賴大的母親等三四個老嬤嬤告了罪,都坐在小杌子上了。」
⒉ ?陳述罪狀。
引《新唐書·卷四八·百官志》:「徒以上囚,則呼與家屬告罪,問其服否。 」
最近近義詞查詢:
集會的近義詞(jí huì)
遺志的近義詞(yí zhì)
地區的近義詞(dì qū)
高興的近義詞(gāo xìng)
果斷的近義詞(guǒ duàn)
優待的近義詞(yōu dài)
家產的近義詞(jiā chǎn)
耳目一新的近義詞(ěr mù yī xīn)
片刻的近義詞(piàn kè)
寫作的近義詞(xiě zuò)
精益求精的近義詞(jīng yì qiú jīng)
其他的近義詞(qí tā)
合股的近義詞(hé gǔ)
憤怒的近義詞(fèn nù)
盤點的近義詞(pán diǎn)
意圖的近義詞(yì tú)
務必的近義詞(wù bì)
失常的近義詞(shī cháng)
好身手的近義詞(hǎo shēn shǒu)
自力更生的近義詞(zì lì gēng shēng)
相同的近義詞(xiāng tóng)
佛教的近義詞(fó jiào)
庶民的近義詞(shù mín)
基礎的近義詞(jī chǔ)
當地的近義詞(dāng dì)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