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順
詞語解釋
和順[ hé shùn ]
⒈ ?溫和柔順。
例性情和順。
英gentle;
引證解釋
⒈ ?順應,不違背。
引《易·說卦》:“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
孔穎達 疏:“上以和協順成圣人之道德,下以治理斷人倫之正義。”
⒉ ?和睦順從;和睦融洽。
引《管子·形勢解》:“父母不失其常,則子孫和順。”
唐 元稹 《才識兼茂明于體用對》:“爭奪之患銷,則和順之心作。”
《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你兩個是七八歲上定下的夫妻,完婚后并不曾爭論一遍兩遍,且是和順。”
阿英 《灰色之家》八:“王公子 一家多和順,奴與他露水夫妻有的什么情。”
⒊ ?和善溫順。
引漢 荀悅 《漢紀·元帝紀》:“上義高節則民興行,寬柔和順則眾相愛。”
《陳書·王沖傳》:“沖 性和順。”
《天雨花》第十六回:“小姐和順回言道,兒來特問一樁情。”
⒋ ?指和善溫順的性情。
引《禮記·樂記》:“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
孔穎達 疏:“謂思念善事日久,是和順積於心中;言詞聲音發見於外,是英華發於身外。”
⒌ ?調和順適。
引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王道》:“王者,人之始也。王正則元氣和順,風雨時,景星見,黃龍下。”
宋 司馬光 《議辨·策問十道》之一:“地平天成,風雨和順者,宰相之任也。”
國語辭典
和順[ hé shùn ]
⒈ ?平和柔順。
引《禮記·樂記》:「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
《文明小史·第四四回》:「因為一時請不著主筆,便在原先幾位主筆當中,檢了一位性情和順的。」
最近近義詞查詢:
假使的近義詞(jiǎ shǐ)
時期的近義詞(shí qī)
高興的近義詞(gāo xìng)
認可的近義詞(rèn kě)
演出的近義詞(yǎn chū)
忠肝義膽的近義詞(zhōng gān yì dǎn)
蘊藉的近義詞(yùn jiè)
泥土的近義詞(ní tǔ)
盲目的近義詞(máng mù)
岑寂的近義詞(cén jì)
精美的近義詞(jīng měi)
年青的近義詞(nián qīng)
勝利的近義詞(shèng lì)
遺書的近義詞(yí shū)
明亮的近義詞(míng liàng)
老虎的近義詞(lǎo hǔ)
出手的近義詞(chū shǒu)
嘉勉的近義詞(jiā miǎn)
領會的近義詞(lǐng huì)
過期的近義詞(guò qī)
個人主義的近義詞(gè rén zhǔ yì)
查抄的近義詞(chá chāo)
艱苦的近義詞(jiān kǔ)
郢正的近義詞(yǐng zhèng)
立刻的近義詞(lì kè)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