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犯
詞語解釋
干犯[ gān fàn ]
⒈ ?觸犯;干擾侵犯。
例不軌之民,干犯國法。
乃明為禁令,有干犯者輒戮。——《三國志·魏志·蘇則傳》
英encroach upon; offend;
引證解釋
⒈ ?冒犯;觸犯;干擾。
引《后漢書·史弼傳》:“干犯至戚,罪不容誅。”
宋 王讜 《唐語林·政事上》:“先是京城惡少及屠沽商販,多繫名諸軍干犯府縣法令,有罪即逃入軍中。”
清 黃鈞宰 《金壺浪墨·劉中丞書》:“不軌之民,干犯國法。”
郭沫若 《一只手》:“這在形式上已經把工人團結了起來,假使他們再有一種精神結合,就給一堆石塊砌成了一座保壘,那是不可干犯的。”
⒉ ?舊時刑律用語。指與罪案有牽連的人。
引《元典章·刑部五·檢驗》:“今省部定到尸形格式於內,於是開寫正犯、干犯名色。”
國語辭典
干犯[ gān fàn ]
⒈ ?冒犯、侵犯。也作「干冒」。
引《后漢書·卷二七·吳良傳》:「信陽侯就倚恃外戚,干犯乘輿,無人臣禮,為大不敬。」
近冒犯
最近近義詞查詢:
必須的近義詞(bì xū)
流芳百世的近義詞(liú fāng bǎi shì)
占據的近義詞(zhàn jù)
感到的近義詞(gǎn dào)
反常的近義詞(fǎn cháng)
依次的近義詞(yī cì)
害怕的近義詞(hài pà)
游戲的近義詞(yóu xì)
明天的近義詞(míng tiān)
賠償的近義詞(péi cháng)
不同凡響的近義詞(bù tóng fán xiǎng)
另外的近義詞(lìng wài)
提醒的近義詞(tí xǐng)
指正的近義詞(zhǐ zhèng)
風氣的近義詞(fēng qì)
藴藉的近義詞(yùn jiè)
昏暗的近義詞(hūn àn)
同輩的近義詞(tóng bèi)
離合的近義詞(lí hé)
傷害的近義詞(shāng hài)
家鄉的近義詞(jiā xiāng)
機緣的近義詞(jī yuán)
節流的近義詞(jié liú)
及格的近義詞(jí gé)
巡警的近義詞(xún jǐng)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