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言
詞語解釋
空言[ kōng yán ]
⒈ ?謂不切實際的話。
⒉ ?謂只起褒貶作用而不見用于當世的言論主張。
引證解釋
⒈ ?謂不切實際的話。
引《呂氏春秋·知度》:“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虛辭,不好淫學流説。”
晉 盧諶 《覽古》詩:“秦 人來求市,厥價徒空言。”
魯迅 《花邊文學·安貧樂道法》:“事實是毫無情面的東西,它能將空言打得粉碎。”
⒉ ?謂只起褒貶作用而不見用于當世的言論主張。
引《史記·太史公自序》:“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司馬貞 索隱:“空言,謂褒貶是非也。空立此文,而亂臣賊子懼也。”
唐 韓愈 《與孟尚書書》:“孟子 雖賢圣,不得位,空言無施,雖切何補。”
明 梅之熉 《<古今譚概>敘》:“士君子得志則見諸行事,不得志則託諸空言。”
國語辭典
空言[ kōng yán ]
⒈ ?空泛而不切實際的言論。也作「空談」。
引《文選·謝靈運·晚出西射堂》:「安排徒空言,幽獨賴鳴琴。」
《文明小史·第四六回》:「我在西報上,看見這種議論,也不止一次了,耳朵里鬧鬧吵吵,也有了兩三年了,光景是徒托空言罷?」
反實話
最近近義詞查詢:
驚詫的近義詞(jīng chà)
同心同德的近義詞(tóng xīn tóng dé)
收據的近義詞(shōu jù)
石友的近義詞(shí yǒu)
失色的近義詞(shī sè)
清淡的近義詞(qīng dàn)
正值的近義詞(zhèng zhí)
風險的近義詞(fēng xiǎn)
淋漓盡致的近義詞(lín lí jìn zhì)
光輝的近義詞(guāng huī)
害怕的近義詞(hài pà)
參加的近義詞(cān jiā)
不行的近義詞(bù xíng)
遺書的近義詞(yí shū)
陌生的近義詞(mò shēng)
裸露的近義詞(luǒ lù)
東洋的近義詞(dōng yáng)
時代的近義詞(shí dài)
未來的近義詞(wèi lái)
中午的近義詞(zhōng wǔ)
天地的近義詞(tiān dì)
教室的近義詞(jiào shì)
技藝的近義詞(jì yì)
絕路的近義詞(jué lù)
充盈的近義詞(chōng yíng)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