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越
詞語解釋
檀越[ tán yuè ]
⒈ ?梵語的音譯。施主。
引證解釋
⒈ ?梵語音譯。施主。
引晉 陶潛 《搜神后記》卷二:“晉 大司馬 桓溫,字 元子,末年忽有一比邱尼,失其名,來自遠方,投 溫 為檀越。”
南朝 梁 沉約 《齊禪林寺尼凈秀行狀》:“及至就講,乃得七十檀越,設(shè)供果,食皆精。”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一:“諸方檀越,不論城郭與村坊,一齊齊隨喜道場來,罷鋪收行。”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小檀越,你是誰家子弟?”
魯迅 《華蓋集續(xù)編·記“發(fā)薪”》:“只要有銀錢在手里經(jīng)過,即使并非檀越的布施,人是也總愛逞逞威風(fēng)的。”
國語辭典
檀越[ tán yuè ]
⒈ ?施主。譯自胡語。指以財物、飲食供養(yǎng)出家人或寺院的俗家信徒。平時出家人也用來尊稱一般的在家人。也譯作「檀樾」。
引《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像你小檀越偷錢買書念,這是極上進的事。」
近施主
英語(Buddhism)? benefactor (designation of a lay person by a monk)?
德語G?nner (S)?, Klosterpatron (S, Buddh)?, Schirmherr_m (S)?, Wohlt?ter (S)?, dānapati (Sanskrit)?
最近近義詞查詢:
事件的近義詞(shì jiàn)
多么的近義詞(duō me)
通知的近義詞(tōng zhī)
當(dāng)今的近義詞(dāng jīn)
必需的近義詞(bì xū)
如果的近義詞(rú guǒ)
拯救的近義詞(zhěng jiù)
奮勇的近義詞(fèn yǒng)
取笑的近義詞(qǔ xiào)
商鋪的近義詞(shāng pù)
身故的近義詞(shēn gù)
惡劣的近義詞(è liè)
成立的近義詞(chéng lì)
謳歌的近義詞(ōu gē)
安定的近義詞(ān dìng)
護理的近義詞(hù lǐ)
打斗的近義詞(dǎ dòu)
簡要的近義詞(jiǎn yào)
遺失的近義詞(yí shī)
離合的近義詞(lí hé)
得到的近義詞(dé dào)
基礎(chǔ)的近義詞(jī chǔ)
講義的近義詞(jiǎng yì)
閭里的近義詞(lǘ lǐ)
無精打采的近義詞(wú jīng dǎ cǎi)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