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惶
詞語解釋
惶惶[ huáng huáng ]
⒈ ?恐懼不安貌。
例人心惶惶。
惶惶不可終日(形容非常驚恐,連一天都過不下去)
英on tenterhooks; in a state of anxiety;
⒉ ?也作“皇皇”
引證解釋
⒈ ?恐懼不安貌。
引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帝曰:‘卿面何以汗?’ 毓 對曰:‘戰戰惶惶,汗出如漿。’”
唐 柳宗元 《與楊誨之第二書》:“至 永州 七年矣,蚤夜惶惶,追思咎過。”
清 曾國藩 《母弟溫甫哀詞》:“人心惶惶,訛言一夕數驚。”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一:“我三天不上辦公廳,弄得廳里有點人心惶惶起來。”
⒉ ?匆遽。
引宋 歐陽修 《記舊本韓文后》:“孔 孟 惶惶於一時,而師法於千萬世。”
魯迅 《集外集·關于<關于紅笑>》:“同一著作有幾種譯本,又何必如此惶惶上訴。”
國語辭典
惶惶[ huáng huáng ]
⒈ ?心中惶恐不安的樣子。唐·柳宗元〈與楊誨之疏解車義第二書〉:「到永州七年矣,蚤夜惶惶,追思咎過,往來甚熟。」也作「皇皇」、「遑遑」。
⒉ ?匆促急迫的樣子。
引宋·歐陽修〈記舊本韓文后〉:「孔孟惶惶于一時,而師法于千萬世。」
英語alarmed, anxious
法語agité, troublé, alarmé, paniqué
最近近義詞查詢:
鎮靜的近義詞(zhèn jìng)
光明正大的近義詞(guāng míng zhèng dà)
廣大的近義詞(guǎng dà)
道教的近義詞(dào jiào)
必需的近義詞(bì xū)
低頭的近義詞(dī tóu)
收拾的近義詞(shōu shí)
今世的近義詞(jīn shì)
平穩的近義詞(píng wěn)
謳歌的近義詞(ōu gē)
盤點的近義詞(pán diǎn)
太平的近義詞(tài píng)
道士的近義詞(dào shì)
平等的近義詞(píng děng)
必定的近義詞(bì dìng)
優雅的近義詞(yōu yǎ)
溝通的近義詞(gōu tōng)
行程的近義詞(xíng chéng)
體例的近義詞(tǐ lì)
大力的近義詞(dà lì)
發布的近義詞(fā bù)
法衣的近義詞(fǎ yī)
是非的近義詞(shì fēi)
意外的近義詞(yì wài)
涉獵的近義詞(shè liè)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