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齒
詞語解釋
啟齒[ qǐ chǐ ]
⒈ ?開口,多表示有所請求。
例奉事而有大功者,而吾君未嘗戾齒。——《莊子·徐無鬼》
難以啟齒。
不便啟齒。
英to say it;
⒉ ?指笑。
英laugh;
引證解釋
⒈ ?發笑。因笑必露齒,故云。
引《莊子·徐無鬼》:“奉事而大有功者不可為數,而吾君未嘗啟齒。”
王先謙 集解:“笑也。”
唐 元稹 《春》詩:“啟齒呈編貝,彈絲動削蔥。”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四》:“盧質 字 子微,性好翫謔,為 莊宗 管記。會醫官 陳玄 補 太原府 醫學博士,所司請稿, 質 立草之,末句云:‘既得厚樸之才,宜典從容之職。’ 莊宗 覽之久,為啟齒。”
⒉ ?開口。多表示有所請求。
引《水滸傳》第九八回:“他們如何敢來啟齒?”
《警世通言·宋小官團圓破氈笠》:“王公 道:‘且喫三杯,方敢啟齒。’”
茅盾 《清明前后》第一幕:“﹝ 唐 文君 ﹞想問又覺不便啟齒,無聊地望著墻上的鏡框。”
國語辭典
啟齒[ qǐ chǐ ]
⒈ ?發笑。
引《莊子·徐無鬼》:「奉事而大有功者,不可為數,而吾君未嘗啟齒。」
⒉ ?開口說話。多指有求于人。
引《舊唐書·卷六五·長孫無忌傳》:「唐儉言辭俊利,善和解人,酒杯流行,發言啟齒。」
《紅樓夢·第五七回》:「薛姑媽有件事求老祖宗,只是不好啟齒的。」
反閉口
最近近義詞查詢:
后面的近義詞(hòu miàn)
調侃的近義詞(tiáo kǎn)
工夫的近義詞(gōng fu)
北里的近義詞(běi lǐ)
頭頭是道的近義詞(tóu tóu shì dào)
從命的近義詞(cóng mìng)
保險的近義詞(bǎo xiǎn)
所有的近義詞(suǒ yǒu)
其后的近義詞(qí hòu)
反目的近義詞(fǎn mù)
斷絕的近義詞(duàn jué)
期間的近義詞(qī jiān)
活躍的近義詞(huó yuè)
恰似的近義詞(qià sì)
盡頭的近義詞(jìn tóu)
延續的近義詞(yán xù)
市面的近義詞(shì miàn)
實在的近義詞(shí zài)
平均的近義詞(píng jūn)
扮演的近義詞(bàn yǎn)
宣布的近義詞(xuān bù)
因為的近義詞(yīn wèi)
做聲的近義詞(zuò shēng)
絕路的近義詞(jué lù)
配合的近義詞(pèi hé)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