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息
詞語(yǔ)解釋
止息[ zhǐ xī ]
⒈ ?停止。
例黃昏時(shí)雨才止息。
英cease;
⒉ ?平息。
例止息干戈。
英suppress;
引證解釋
⒈ ?休息;住宿。
引《楚辭·離騷》:“步余馬於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
《史記·儒林列傳》:“﹝ 伏生 ﹞行常帶經(jīng),止息則誦習(xí)之。”
宋 蘇軾 《記游松風(fēng)亭》:“余嘗寓居 惠州 嘉佑寺,縱步 松風(fēng)亭 下,足力疲乏,思欲就林止息。”
⒉ ?停止;停息。
引《史記·孟嘗君列傳》:“今天雨,流子而行,未知所止息也。”
《漢書(shū)·循吏傳·龔遂》:“郡中皆有畜積,吏民皆富實(shí)。獄訟止息。”
晉 干寶 《搜神記》卷五:“自是災(zāi)厲止息,百姓遂大事之。”
清 劉大櫆 《<郭昆甫時(shí)文>敘》:“余觀 昆甫 特立之志,方進(jìn)取於古人,而未有止息。”
冰心 《山中雜記》九:“這聲音直到黃昏才止息。”
⒊ ?古琴曲名。
引《文選·嵇康<琴賦>》:“若次其曲引所宜,則《廣陵》《止息》,《東武》《太山》,《飛龍》《鹿鳴》,《鵾雞》《游弦》。”
李善 注:“《廣陵》等曲,今并猶存,未詳所起。”
唐 無(wú)名氏 《大唐傳載》:“韓太保 皋 生知音律,嘗觀客彈琴為《止息》,乃嘆曰:‘妙哉! 嵇生 之音也!為是曲也,其當(dāng) 魏 晉 之際乎?《止息》與《廣陵散》同出而異名也。其音主商。’”
元 耶律楚材 《彈<廣陵散>終日而成因賦詩(shī)五十韻》:“清旦炷幽香,澄心彈《止息》。”
國(guó)語(yǔ)辭典
止息[ zhǐ xí ]
⒈ ?停息。
引《楚辭·屈原·離騷》:「步余馬于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
《漢書(shū)·卷八九·循吏傳·龔遂傳》:「勞來(lái)循行,郡中皆有畜積,吏民皆富實(shí),獄訟止息。」
近休息
德語(yǔ)aufh?ren, stoppen (V)?
相關(guān)成語(yǔ)
- qīng xǐ清洗
- lǐ dǒng理董
- dīng xiāng hé丁香核
- jiàn yú鑒于
- nù mù怒目
- wù lǐ物理
- dà shà大廈
- zé dǎ責(zé)打
- yù shí jǐn yī玉食錦衣
- bāo wéi包圍
- kāi zhàn開(kāi)戰(zhàn)
- huā yuán花園
- fēi fēi xiǎng非非想
- bō lí波黎
- kǎo chá考查
- zhì gàn質(zhì)干
- dòng zuò piàn動(dòng)作片
- shān shān lái chí姍姍來(lái)遲
- zhuó mù啄木
- zhǐ jiào指教
- xī liū xī liū吸溜吸溜
- yóu xiāng郵箱
- ěr guāng耳光
- fèn zhàn奮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