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周書》曰:神農之時,天雨粟,神農遂耕而種之。
《白虎通》:“古之人民,皆食禽獸肉。至于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謂之‘神農’。”
《典語》:“神農嘗草別谷,烝民乃粒食。”
《世本》:“倕作耒耜。倕,神農之臣也?輥?輯?訛。”
《周本紀》:“棄為兒時,其游戲好種植麻、麥。及為成人,遂好耕農、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穡之。民皆法之。堯舉以為農師。”
《漢·食貨志》:“后稷始纍田,以二耜為耦。”纍,畎同,壟也。
《藝文志》:“農九家,百四十一篇。農家者流,蓋出農稷之官,播百谷,勸耕桑,以足衣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