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顯德四年春正月己丑朔,帝御崇元殿受朝賀,仗衛如儀。詔天下見禁罪人,除 大辟外,一切釋放。壬寅,兵部尚書張昭上言:“奉詔編修太祖實錄及梁、唐二末 主實錄。伏以撰《漢書》者先為項籍,編《蜀記》首序劉璋,貴神器之傳授有因, 其歷數之推遷得序。伏緣漢隱帝君臨在太祖之前,其歷試之績,并在隱帝朝內,請 先修隱帝實錄,以全太祖之事。竊又以唐末主之前有閔帝,在位四月,出奔于衛, 亦未編紀,請修閔帝實錄。其清泰帝實錄,請書為廢帝實錄?!睆闹0福鹤浴疤?末主”以上,原文疑有脫誤。據《五代會要》云:梁末主之上有郢王友珪,篡弒居 位,未有紀錄,請依《宋書》劉劭例,書為“元兇友珪”,其末主請依古義書曰后 梁實錄。又,唐末主之前有應順帝,在位四月出奔,亦未編紀,請書為前廢帝,清 泰主為后廢帝,其書并為實錄。丁未,淮南道招討使李重進奏,破淮賊五千人于壽 州北。先是,李景遣其弟偽齊王達率全軍來援壽州,達留駐濠州,遣其將許文縝、 邊鎬、硃元領兵數萬,溯淮而上,至紫金山,設十余寨,與城內烽火相應。又筑夾 道數里,將抵壽春,為運糧之路,至是為重進所敗。戊申,詔取來月幸淮南?!端?史·李蒨傳》:師老無功,時請罷兵為便,世宗令范質、王溥就蒨謀之。蒨手疏請 親征,有必勝之利者三,世宗大悅,用其策。
二月庚申,以前工部侍郎王敏為司農卿。辛酉,詔每遇入閣日,賜百官廊下食, 從舊制也?;茨系佬袪I都監向訓奏,破淮賊二千于黃蓍寨。甲戌,以樞密副使王樸 為權東京留守兼判開封府,以三司使張美為大內都巡檢。乙亥,車駕發京師。乙酉, 次下蔡。
三月庚寅旦,帝率諸軍駐于紫金山下,命今上率親軍登山擊賊,連破數寨,斬 獲數千,斷其來路,賊軍首尾不相救。是夜,賊將硃元、硃仁裕、孫璘各舉寨來降, 降其眾萬余人。翌日,盡陷諸寨,殺獲甚眾,擒賊大將建州節度使許文縝、前湖南 節度使邊鎬,其余黨沿流東奔,帝自率親騎沿淮北岸追賊。及晡,馳二百余里,至 鎮淮軍,殺獲數千人,奪戰艦糧船數百艘,錢帛器仗不可勝數。甲午,詔發近縣丁 夫城鎮淮軍,仍構浮梁于淮上。廬州都部署劉重進奏,殺賊三千人于壽州東山口, 皆紫金山之潰兵也。戊戌,授宣徽南院使、淮南節度使向訓為徐州節度使,充淮南 道行營都監,即命屯鎮淮上。己亥,帝自鎮淮軍復幸下蔡。壬寅,賜淮南降軍許文 縝、邊鎬已下萬五百人衣服錢帛有差。丙午,壽州劉仁贍上表乞降,帝遣閣門使張 ??內氤俏繐帷R钊眨寿爮土钭映缱屔媳碚堊?。戊申,幸壽州城北,劉仁贍與將 佐已下及兵士萬余人出降,帝慰勞久之,恩賜有差。庚戌,詔移壽州于下蔡,以故 壽州為壽春縣。是日,曲赦壽州管內見禁罪人,自今月二十一日已前,凡有過犯, 并從釋放。應歸順職員,并與加恩。壽州管界去城五十里內,放今年秋夏租稅。自 來百姓,有曾受江南文字聚集山林者,并不問罪。如有曾相傷害者,今后不得更有 相仇及經官論訴。自用兵已來,被擄卻骨肉者,不計遠近,并許本家識認,官中給 物收贖。曾經陣敵處所暴露骸骨,并仰收拾埋瘞。自前政令有不便于民者,委本州 條例聞奏,當行厘革。辛亥,以偽命清淮軍節度使、檢校太尉、兼侍中劉仁贍為特 進、檢校太尉、兼中書令、鄆州節度使,以右羽林統軍楊信為壽州節度使。是日, 劉仁贍卒。壬子,以江南偽命西北面行營都監使、舒州團練使硃元為蔡州防御使, 以江南偽命文德殿使、壽州監軍使周延構為衛尉卿,以江南偽命壽州營田副使孫羽 為太仆卿,以壽州節度判官鄭牧為鴻臚卿,賞歸順也。癸丑,追奪前許州行軍司馬 韓倫在身官爵,配流沙門島。倫,侍衛馬軍都指揮使令坤之父也。令坤領陳州,倫 在州干預郡政,掊斂之暴,公私患之,為項城民武都等所訟。帝命殿中侍御史率汀 就按之,倫詐報汀云“準詔赴闕”,汀即奏之,帝愈怒,遽令遣劾,盡得其實,故 有是命。《宋史·韓令坤傳》云:倫法當棄市,令坤泣請于世宗,遂免死。遣左諫 議大夫尹日就于壽州開倉賑饑民。丙辰,車駕發下蔡還京。
夏四月己巳,車駕至自下蔡。辛未,以江南偽命西北面行營應援使、前永安軍 節度使、檢校太尉許文縝為左監門衛上將軍、檢校太尉,以偽命西北面行營應援都 軍使、前武安軍節度使邊鎬為左千牛衛上將軍、檢校太傅。丙子,宰臣李穀以風痹 經年,上章請退,凡三上章,不允?!端问贰だ钌`傳》:蒨扶疾入見便殿,詔令不 拜,命坐御座側。以抱疾久,請辭相位,世宗怡然勉之,謂曰:“譬如家有四子, 一人有疾,棄而不養,非父之道也。朕君臨萬方,卿處輔相之位,君臣之間分義斯 在,奈何以祿奉為言?!狈Y愧謝而退。丁丑,斬內供奉官孫延希于都市,御廚使董 延勛、副使張皓、武德副使盧繼升并停職。時重修永福殿,命延希督役,上見役夫 有就瓦中啖飯,以柿為匕者,大怒,斬延希而罷延勛等。壬午,故彭城郡夫人劉氏 追冊為皇后。癸未,故皇子贈左驍衛大將軍誼再贈太尉,追封越王;故皇子贈左武 衛大將軍誠再贈太傅,追封吳王;故皇子贈左屯衛大將軍諴再贈太保,追封韓王。 故皇弟贈太保侗再贈太傅,追封郯王;故皇弟贈司空信再贈司徒,追封杞王。故皇 第三妹樂安公主追冊莒國長公主,故皇第五妹永寧公主追冊梁國長公主。故皇從弟 贈左領軍大將軍守愿再贈左衛大將軍,故皇從弟贈左監門將軍奉超再贈右衛大將軍, 故皇從弟贈左千牛衛將愻再贈右武衛大將軍。甲申,以先降到江南兵士團結為三十 指揮,號懷德軍。
五月丁亥朔,帝御崇元殿受朝,仗衛如式。己丑,以新修永福殿改為廣政殿。 辛卯,以端午賜文武百僚衣服,書始也。癸巳,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宋州節度使、 充淮南道行營都招討李重進加檢校太傅、兼侍中;以宣徽南院使、淮南節度使向訓 為徐州節度使,加檢校太尉、同平章事。丙申,斬密州防御副使侯希進于本郡。時 太常博士張糾檢視本州夏苗,移牒希進分檢,希進以不奉朝旨,不從。糾具事以聞, 帝怒,遣使斬之。丁酉,以滑州節度使兼殿前都點檢、駙馬都尉張永德為澶州節度 使,加檢校太尉;以今上為滑州節度使,加檢校太保,依前殿前都指揮使。今上以 三年十月宣授同州節度使,未于正衙宣制,至是移鎮滑臺,故自永州防御使授焉。 以侍衛馬軍都指揮使、洋州節度使韓令坤為陳州節度使、加檢校太傅;以權侍衛步 軍都指揮使、岳州防御使袁彥為曹州節度使,加檢校太保,并典軍如故。己亥,以 左神武統軍劉重進為鄧州節度使,以虎捷左廂都指揮使、閬州防御使趙晁為河陽節 度使,以兗州防御使白延遇為同州節度使。辛丑,宰臣范質、李穀、王溥并加爵邑, 改功臣。樞密使魏仁浦加檢校太傅,進封開國公。辛亥,知廬州行府事劉重進奏, 相次殺敗賊,獲戰船三十艘。壬子,以宣徽北院使吳延祚為宣徽南院使,權西京留 守,判河南府事。是月,詔中書門下差官詳定格律。中書門下奏:“差侍御史知雜 事張湜等一十人詳定。候畢日,委御史臺尚書省四品已上、兩省五品已上官,參詳 可否,送中書門下議定,奏取進止?!睆闹?。
六月丁巳,前濠州刺史齊藏珍以罪棄市。己未,以責授耀州司馬鐘謨為衛尉少 卿,賜紫。帝既誅孫晟,尋竄謨為耀州,既而悔之,故有是命。辛酉,西京奏,伊 陽山谷中有金屑,民淘取之。詔勿禁。乙酉,詔在朝文資官再舉堪為令、錄、從事 者各一人。
秋七月丁亥,以前徐州節度使、檢校太師、兼中書令武行德為左衛上將軍。先 是,詔行德分兵屯定遠縣,既為淮寇所襲,王師死者數百人,帝懲其僨軍之咎,故 以環衛處之。以前河陽節度使李繼勛為右衛大將軍,責壽春南寨之敗也。壬辰,以 刑部尚書王易為太子少保致仕,以右監門衛上將軍蓋萬為左衛上將軍致仕。己酉, 司農卿王敏卒。甲辰,詔曰:“準令,諸論田宅婚姻,起十一月一日至三月三十日 止者。州縣爭論,舊有厘革,每至農月,貴塞訟端。近聞官吏因循,由此成弊,凡 有訴競,故作逗遛,至時而不與盡辭,入務而即便停罷,強猾者因茲得計,孤弱者 無以自伸。起今后應有人論訴陳詞狀,至二月三十日權停。若是交相侵奪、情理妨 害、不可停滯者,不拘此限”。
八月乙卯朔,兵部尚書張昭上疏,望準唐朝故事,置制舉以罩英才。帝覽而善 之,因命昭具制舉合行事件,條奏以聞。丙辰,以太常卿田敏為工部尚書,以太子 賓客司徒詡為太常卿。辛未,詔在朝武班,各舉武勇膽力堪為軍職者一人。甲戌, 賜左監門上將軍許文縝、右千牛上將軍邊鎬、右衛大將軍王環、衛尉卿周延構、太 府卿馮延魯、太仆卿鄭牧、鴻臚卿孫羽、衛尉少卿鐘謨、工部郎中何幼沖各冬服絹 二百匹、綿五百兩。文縝已下,皆吳、蜀之士也。乙亥,宰臣李穀罷相,守司空, 加食邑實封。穀抱疾周歲,累上表求退,至是方允其請。以樞密副使、戶部侍郎王 樸為樞密使、檢校太保。癸未,前濮州刺史胡立自偽蜀回,蜀主孟昶寓書于帝,其 末云:昶昔在齠齔,即離并都,亦承皇帝鳳起晉陽,龍興汾水,合敘鄉關之分,以 陳玉帛之歡。儻蒙惠以嘉音,佇望專馳信使,謹因胡立行次,聊陳感謝披述”云。 初,王師之伐秦、鳳也,以立為排陣使,既而為蜀所擒。及秦、鳳平,得降軍數千 人,其后帝念其懷土,悉放歸蜀,至是蜀人知感,故歸立于我。昶本生于太原,故 其書意愿與帝推鄉里之分,帝怒其抗禮,不答。
九月甲申朔,宰臣王溥、樞密使王樸皆丁內艱,并起復舊位。以侍衛馬步軍都 指揮使、宋州節度使李重進為鄆州節度使,典軍如故。己丑,以前翰林學士、禮部 侍郎竇儀為端明殿學士,依前禮部侍郎。
冬十月丙辰,賜京城內新修四寺額,以天清、天壽、顯靜、顯寧為名。壬戌, 左藏庫使符令光棄市。時帝再議南征,先期敕令光廣造軍士袍襦,不即辦集,帝怒, 命斬之。時宰臣等至庭救解,帝起入宮,遂戮于都市。令光出勛閥之后,歷職內庭, 以清慎自守,累總繁劇,甚有廉干之譽。帝素重其為人,每加委用,至是以小過見 誅,人皆冤之。戊午,詔懸制科凡三,其一曰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其二曰經學 優深可為師法科,其三曰詳閑吏理達于教化科。不限前資、見任職官,黃衣草澤, 并許應詔。時兵部尚書張昭條奏,請興制舉,故有是命。癸亥,河東偽命麟州刺史 楊重訓以城歸順,授重訓本州防御使、檢校太傅。戊辰,詔取月內車駕暫幸淮上。 己巳,以樞密使王樸為權東京留守,以三司使張美為大內都點檢。壬申,駕發京師。 壬午,以前鄆州節度使郭從義為徐州節度使,以徐州節度使向訓為宋州節度使。
十一月癸未朔,以內客省使昝居潤為宣徽北院使,權東京留守。丙戌,車駕至 濠州城下。戊子,親破十八里灘。寨在濠州東北淮水之中,四面阻水,上令甲土數 百人跨駝以濟。今上以騎軍浮水而渡,遂破其寨,擄其戰艦而回。癸巳,帝親率諸 軍攻濠州,奪關城,破水寨,賊眾大敗,焚戰艦七十余艘,斬首二千級,進軍攻羊 馬城。丙申夜,偽濠州團練使郭廷謂上表陳情,且言家在江南,欲遣人稟命于李景, 從之。辛丑,帝自濠州率大軍水陸齊進,循淮而下,命今上率精騎為前鋒。癸卯, 大破淮賊于渦口,斬首五千級,收降卒二千余人,奪戰船三百艘,遂鼓行而東,以 追奔寇,晝夜不息,沿淮城柵,所至皆下。乙巳,至泗州。今上乘勢麾軍,焚郭門, 奪月城,帝親冒矢石以攻其壘。丙午,日南至,從臣拜賀于月城之上。
十二月乙卯,泗州守將范再遇以其城降,授再遇宿州團練使。戊午,帝自泗州 率眾東下,命今上領兵行于南岸,與帝夾淮而進。己未,至清口,追及淮賊,軍行 鼓噪之聲聞數十里。辛酉,至楚州西北,大破賊眾,水陸俱奔,有賊船數艘,順流 而逸,帝率驍騎與今上追之數十里,今上擒賊大將偽保義軍節度使、江北都應援使 陳承昭以獻。收獲舟船,除焚蕩外得三百余艘,將士除殺溺外得七千余人。初,帝 之渡淮也,比無水戰之備,每遇賊之戰棹,無如之何,敵人亦以此自恃,有輕我之 意。帝即于京師大集工徒,修成艛艦,逾歲得數百艘,兼得江、淮舟船,遂令所獲 南軍教北人習水戰出沒之勢,未幾,舟師大備。至是水陸皆捷,故江南大震。壬戌, 偽命濠州團練使郭廷謂以城歸順。乙丑,雄武軍使崔萬迪以漣水歸順。丙寅,以郭 廷謂為亳州防御使,《隆平集》:廷謂望金陵大慟,再拜,然后以城降。世宗曰: “江南諸將,惟卿斷渦口橋,破定遠寨,足以報李景祿矣。濠上使李景自守,亦何 能為!”乃授以亳州防御使。以偽命濠州兵馬都監陳遷為沂州團練使,以偽命保義 軍節度使陳承昭為右監門上將軍。江南李景遣兵驅擄揚州士庶渡江,焚其州郭而去。 丙子,故同州節度使白延遇贈太尉,故濠州刺史唐景思贈武清軍節度使。丁丑,泰 州平。
譯文及注釋
?顯德四年(957)春正月一日,世宗上崇元殿接受朝賀,儀仗衛隊排列威嚴整齊。詔令天下被關押的罪犯,除死刑犯外,全都釋放。壬寅,兵部尚書張昭上奏說“:奉詔編修太祖實錄以及梁、唐二代末主實錄。竊以為撰寫《漢書》者首先記敘項籍,編修《蜀記》者首先記敘劉璋,是為了強調帝位的傳授有因果,天命的推移有次序。因為漢隱帝為君在我朝太祖之前,太祖首建功業,都在漢隱帝朝內,請允許先撰修漢隱帝實錄,以完整地記錄太祖的事跡功業。又因在唐末帝之前有唐閔帝,在位四個月,逃往衛州,也沒有編年記錄,請允許補修唐閔帝實錄、唐末帝實錄,請允許寫作唐廢帝實錄?!笔雷跍试S。七日,淮南道招討使李重進上奏,在壽州北部打敗南唐賊軍五千人。此前,李景派他弟弟偽齊王李達率領全軍前來援助壽州,李達駐扎在濠州,派將領許文縝、邊鎬、朱元領兵數萬,逆淮河而上,到紫金山,設立十多座營寨,與城內用烽火相呼應。又修筑幾里長的夾道,將抵達壽春,作為運糧的道路,現在被李重進打敗。二十日,詔令下月前往淮南。
二月十七日,世宗從京城出發,二十七日,到達下蔡。
三月三日,世宗率領各軍駐扎在紫金山下,命今上趙匡胤率領親軍登山進攻賊軍,接連攻破幾座營寨,斬殺俘獲數千人,切斷了賊軍的來路,賊軍首尾不能相救。這夜,賊將朱元、朱仁裕、孫王..各獻營寨前來投降,降服了他們的部眾一萬多人。第二天,攻陷了各寨,殺死俘虜了很多人,抓獲了賊軍大將建州節度使許文縝、前湖南節度使邊鎬,他的殘余黨徒沿淮河逃往東邊,世宗親自率領騎兵沿著淮河北岸追擊逃賊。到傍晚,奔馳二百多里,到渦口的鎮淮軍,殺死俘虜數千人,奪取戰艦和糧船數百艘,錢帛器具武器不可勝數。七日,詔令征發附近縣邑的民夫在渦口修建城墻,又在淮河上架設浮橋。廬州都部署劉重進上奏,在壽州東山口殺死賊軍三千人,都是紫金山上逃潰的敗兵。十一日授宣徽南院使、淮南節度使向訓為徐州節度使,兼淮南道行營都監,即命他屯駐淮河邊。十二日,世宗從鎮淮軍再次到下蔡。十九日,壽州劉仁贍上表請求投降,世宗派閣門使張保續進城撫慰他。第二天,劉仁贍又令兒子劉崇讓上表請降。二十一日,世宗到達壽州城北,劉仁贍與將佐以下及士卒一萬多人出城投降,世宗慰勞他們很久,按級恩賜不等。二十三日,詔令遷壽州州府到下蔡,改原壽州為壽春縣。這天,部分赦免壽州管區內被囚罪犯,從本月二十一日以前,凡有罪行,全予免除。凡投降的職員,全予恩惠。壽州管區內離城五十里內,免征今年秋夏兩季的租稅,以前百姓中有曾經接受南唐文書而現聚集山林為寇的,全不追究,如有曾被他們傷害的,以后不得再相仇怨以及投訴官府。從開戰以來,被擄走的骨肉,不計遠近,都允許本家認領,官府供給財物贖回。曾經作為戰場的地方暴露的尸骨,均須收拾埋葬。以前政令有不便于人民的,由本州條列上報,當進行改革。二十六日,削除前許州行軍司馬韓倫的官職爵位,發配流放到沙門島。韓倫是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的父親。韓令坤任職陳州時,韓倫在州中干預政事,聚斂之殘暴,為官府和百姓所怨恨,被項城人武都等告發,世宗命殿中侍御使率汀前往審查,韓倫假報率汀說:“詔令你返京”,率汀即上奏世宗。世宗更加憤怒,急令追查訊問,弄清了全部事實,所以有這次詔令。世宗派左諫議大夫尹日就在壽州開倉救濟饑民。二十九日,世宗離開下蔡回京。
夏四月十二日,世宗從下蔡回到京城。二十日,在大街上處死內供奉官孫延希,御廚使董延勛、副使張皓、武德副使盧繼升全被停職。當時朝廷重修永福殿,命孫延希監工,世宗看到役夫中有的用瓦片裝飯吃,用木片做匙,大怒,就殺了孫延希,罷免了董延勛等人職務。二十七日,將以前投降的南唐士卒,聚合在一起分為三十指揮,號為懷德軍。
六月六日,西京上奏,伊陽山谷中有金屑,百姓淘取,詔令不予禁止。
秋七月,任前徐州節度使、檢校太師、兼中書令武行德為左衛上將軍。此前,詔令武行德分兵屯守定遠縣,后被淮南賊寇襲擊,朝廷部隊死亡數百人,世宗懲罰他兵敗的過失,所以調他任禁衛之職。任前河陽節度使李繼勛為右衛大將軍,以責罰他在壽春南寨的失敗。
八月一日,兵部尚書張昭上疏,請求依照唐朝舊例,設皇帝征舉制以囊括天下英才。世宗閱后覺得很好,因而命張昭詳細論述皇帝征舉制應當實行的道理,條列上奏。二十一日,宰臣李谷罷去相位,守司空,加食邑實封。李谷抱病一年,多次上表請求退休,到現在才答應他的請求。十九日,前濮州刺史胡立從偽蜀國回來,蜀國皇帝孟昶托他帶信給世宗,希望互通友好。當初,朝廷軍隊討伐秦州、鳳州時,以胡立為排陣使,不久胡立被蜀軍擒獲。到秦州、鳳州平定后,得到投降的蜀軍幾千人,后來世宗感念他們想念家鄉,全放回蜀國,現在蜀人感謝世宗,所以放胡立回到周朝。孟昶本出生在太原,所以信中愿意與世宗推論老鄉的情份,太宗氣他與自己分庭抗禮,不予回信。
冬十月三日,左藏庫使符令光被處死在街上。當時,世宗再次計劃南征,先期令符令光大量制作軍士棉衣,符令光沒有即時辦理,世宗大怒,下令處死他。這時宰臣們到殿廷上想解救符令光,世宗拂袖而去進入宮內,于是符令光被殺死在街上。符令光出自功臣世家家庭,在朝廷內廷歷任宮職,以清廉謹慎自守,長期主管繁重紛雜的事務,很有廉潔干練的名聲。世宗一向看重他的為人,經常加以重用,現在因小錯而被誅,人們都感到他死得冤枉。五日,詔令公布由皇帝策問閱覽的科舉項目共有三科:一是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二是經學優深可為師法科,三是詳閑吏理達于教化科。不限前任、現任職員,高官下民,都許應詔赴試。當時兵部尚書張昭條陳上奏,請求恢復皇帝征舉制,所以有這一詔令。十日,河東偽麟州刺史楊重訓獻城投降。十五日,詔令于月內御駕暫往淮南。十九日,世宗離開京城。
十一月四日,世宗來到濠州城下。六日,親自攻破十八里灘。當時賊人結寨在濠州東北淮河中流,四面隔水,世宗令數百名披甲戰士騎著駱駝渡河。今上趙匡胤領騎軍泅渡,于是攻破賊寨,獲取他們的戰艦而回。十一日,世宗率領親軍進攻濠州,奪取關城,攻破水寨,賊軍大敗,燒毀敵艦七十余艘,斬首二千級,接著進軍攻打羊馬城。十四日夜,偽濠州團練使郭廷謂上表陳請,說他的家在江南,想派人游說李景,世宗應允。十九日,世宗從濠州率大軍水陸并進,沿淮河而下,命今上趙匡胤領精銳騎兵做先鋒。二十一日,在渦口大敗淮南賊寇,斬首五千級,收投降士卒二千多人,奪取戰船三百艘,接著擊鼓向東,追擊逃寇,晝夜不停,沿淮河一帶的賊軍城邑營寨,所向披靡。二十三日,到達泗州。今上趙匡胤乘勢進軍,焚毀外城門,奪取城外小城,世宗冒著弓矢炮石親自攻打賊城。
十二月三日,泗州守將范再遇獻城投降,被任為宿州團練使。六日,世宗從泗州率領部眾東下,命趙匡胤領兵在淮河南岸,與世宗夾淮河而前進。七日,到達清口,追上淮南賊軍,大軍前進吶喊的聲音,十里外都能聽到。九日,到達楚州西北邊,大破敵軍,敵軍從水路陸路奔逃,有幾艘賊船,順淮河逃走。世宗率領驍勇騎兵與今上趙匡胤追趕數十里,趙匡胤活捉賊軍大將偽保義軍節度使、江北都應援使陳承昭獻上。收繳船只,除焚毀傾覆的以外,得到三百多艘,敵軍將士除被殺死淹死的以外抓到七千多人。以前,世宗渡淮河時,全無水戰的裝備,每當遇上賊軍的戰船時,就沒有辦法,敵人也以此為依恃,有輕慢周軍的神氣。世宗于是在京城集中大量工匠,修造高大的戰船,一年后得到幾百艘,加上繳獲的江、淮船只,便令俘虜的淮南士兵教北方人學習水戰進出的陣勢。不久,水軍大備。現在水陸皆捷,因而南唐大驚。十日,偽濠州團練使郭廷謂獻城歸順。十三日,雄武軍使崔萬迪獻漣水歸順。江南李景派兵驅使擄迫揚州的百姓渡過長江,焚燒揚州城后逃走。二十五日,泰州平定。
參考資料:
1、佚名.道客巴巴.http://www.doc88.com/p-1721946562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