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齊閭丘來盟,子服景伯戒宰人曰:“陷而入于恭。”閔馬父笑,景伯問之,對曰:“笑吾子之大也。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頌十二篇于周太師,以《那》為首,其輯之亂曰:‘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溫恭朝夕,執事有恪。’先圣王之傳恭,猶不敢專,稱曰‘自古’,古曰‘在昔’,昔曰‘先民’。今吾子之戒吏人曰‘陷而入于恭’,其滿之甚也。周恭王能庇昭、穆之闕而為‘恭’,楚恭王能知其過而為‘恭’。今吾子之教官僚曰‘陷而后恭’,道將何為?”
譯文及注釋
齊國大夫閭丘明來魯國結盟,子服景伯告誡他的屬下說:“你們在盟會時如果有失誤,就表現得恭敬一些。”閔馬父聽到后笑了,景伯問他原因,回答說:“我笑你太驕傲自滿哩。從前正考父從周的太師那兒計點了《商頌》十二篇,首篇是《那》,它在結尾處說:‘自古在昔,先民們在祭祀的時候,每天早晚都溫和而恭敬,執事者更是恭敬有加。’先圣王教人恭敬,還不敢說是創之于己,聲稱是‘自古’,稱古代為‘在昔’,稱古代的人為‘先民’。如今你告誡下屬說‘有失誤就表現出恭敬’,真是自滿太甚了。周恭王能遮掩他祖父和父親的過失,所以才謚號為‘恭’,楚恭王能知道自己的過失,所以也謚號為‘恭’。現在你教屬下官員說‘有失誤才恭敬’,那么沒有失誤的恭敬又是怎樣的呢?”
參考資料:
1、佚名.勸學網.http://www.quanxue.cn/CT_RuJia/GuoYu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