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古籍 > 瀕湖脈學詩人 > 濡(陰)

濡(陰)

李時珍Ctrl+D 收藏本站

原文

  濡脈:極耎而浮,細如帛在水中。輕手相得。按之無有。《脈經》。如水上浮漚。

  帛浮水中。重手按之。隨手而沒之象。

  《脈訣》言:按之似有舉還無。是微脈。非濡也。

  【體狀詩】

  濡形浮細按須輕,水面浮綿力不禁,病后產中猶有藥,平人若見是無根。

  【相類詩】

  浮而柔細知為濡,沉細而柔作弱持,微則浮微如欲絕,細來沉細近于微。

  浮細如綿曰“濡”。沉細如綿曰“弱”。浮而極細如絕曰“微”。沉而極細不斷曰“細”。

  【主病詩】

  濡為亡血陰虛病,髓海丹田暗已虧,汗雨夜來蒸入骨,血山崩倒濕侵脾。

  寸濡陽微自汗多,關中其奈氣虛何,尺傷精血虛寒甚,溫補真陰可起疴。

  濡主血陰虛之病,又為傷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