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關于寓言的古詩

寓言

共收錄〔51〕首關于寓言的古詩

本頁收錄的有關寓言的古詩/代表作品根據熱度排序,通過這些寓言古詩詞的介紹可以了解詩詞名家的詩風。如果您也有喜歡的有關寓言的古詩詞,歡迎分享。

惠子相梁

兩漢佚名

  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發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于是鴟得腐鼠,鹓鶵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農婦與鶩

兩漢佚名

  昔皖南有一農婦,于河邊拾薪,微聞禽聲,似哀鳴。熟視之,乃鶩也。婦就之,見其兩翅血跡斑斑,疑其受創也。婦奉之歸,治之旬日,創愈。臨去,頻頻頷之,似謝。月余,有鶩數十來農婦園中棲,且日產蛋甚多。婦不忍市之,即孵,得雛成群。二年,農婦家小裕焉,蓋創鶩之報也。

蛇銜草

兩漢佚名

  昔有田夫耕地,值見傷蛇在焉。頃之,有一蛇銜草著傷口上,經日創蛇走。田夫取其余葉治傷,皆驗。本不知草名,鄉人因以蛇銜名之。古人云:蛇銜草能續已斷之指如故,非妄言也。

二鵲救友

兩漢佚名

  某氏園中,有古木,鵲巢其上,孵雛將出。一日,鵲徊翔其上,悲鳴不已。頃之,有群鵲鳴漸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鵲對鳴,若相語狀,俄而揚去。未幾,一鸛橫空而來,“咯咯”作聲,二鵲亦尾其后。群鵲見而噪,若有所訴。鸛又“咯咯”作聲,似允所請。鸛于古木上盤旋三匝,遂俯沖鵲巢,銜一赤蛇吞之。群鵲喧舞,若慶且謝也。蓋二鵲招鸛援友也。

酒徒遇嗇鬼

兩漢佚名

  昔一人嗜酒,忽遇故人,其故人乃慳吝之徒。嗜酒者曰:“望詣貴府一敘,口渴心煩,或茶或酒,求止渴耳。”故人曰:“吾賤寓甚遐,不敢勞煩玉趾。”嗜酒者曰:“諒第二三十里耳。”故人曰:“敝寓甚陋,不堪屈尊。”嗜酒者曰:“但啟戶就好。”故人曰:“奈器皿不備,無有杯盞。”嗜酒者曰:“吾與爾相知,瓶飲亦好。”故人曰:“且待吾半日,吾訪友畢即呼爾同歸。”嗜酒者目瞪口呆。

若石之死

明代劉基

  若石居冥山之陰,有虎恒窺其藩。若石帥家人晝夜警:日出而殷鉦,日入而舉輝,筑墻掘坎以守。卒歲虎不能有獲。一日,虎死,若石大喜,自以為虎死無毒己者矣。于是弛其憊,墻壞而不葺。無何,有貙聞其牛羊豕之聲而入食焉。若石不知其為貙也,斥之不走。貙人立而爪之斃。人曰:若石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其死也宜。

不識自家

兩漢佚名

  曩有愚者,常于戶外縣履為志。一日出戶,及午,忽暴雨。其妻收履。至薄暮,愚者歸,不見履,訝曰:“吾家徙乎?”徘徊不進。妻見之,曰:“是汝家,何不入?”愚者曰:“無履,非吾室。”妻曰:“汝何以不識吾?”愚者審視之,乃悟。

硯眼

明代馮夢龍

  明有陸廬峰者,于京城待用。嘗于市遇一佳硯,議價未定。既還邸,使門人往,以一金易歸。門人持硯歸,公訝其不類。門人堅稱其是。公曰:“向觀硯有鴝鵒眼,今何無之?”答曰:“吾嫌其微凸,路值石工,幸有余銀,令磨而平之。”公大惋惜。

不怕鬼

清代紀昀

  曹司農竹虛言,其族兄自歙往揚州,途經友人家。時盛夏,延坐書屋,甚軒爽,暮欲下榻其中。友人曰:“是有魅,夜不可居。”曹強居之。夜半,有物自門隙蠕蠕入,薄如夾紙。入室后,漸開展作人形,乃女子也。曹殊不畏。忽披發吐舌作縊鬼狀。曹笑曰:“猶是發,但稍亂;猶是舌,但稍長,亦何足畏?”忽自摘其首置案上。曹又笑曰:“有首尚不足畏,況無首也。”鬼技窮,倏然。及歸途再宿,夜半,門隙又蠕蠕,甫露其首,輒唾曰:“又此敗興物耶?”竟不入。

愚公移山

先秦列御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黔之驢

唐代柳宗元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后,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牧童逮狼

清代蒲松齡

  兩牧童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謀分捉之,各登一樹,相去數十步。少傾,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倉皇。童于樹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聞聲仰視,怒奔樹下,且號且抓。其一童嗥又在彼樹致小狼鳴急。狼聞聲四顧,始望見之;乃舍此趨彼,號抓如前狀。前樹又鳴,又轉奔之。口無停聲,足無停趾,數十往復,奔漸遲,聲漸弱;既而奄奄僵臥,久之不動。童下視之,氣已絕矣。

桑中生李

兩漢佚名

  南頓張助于田中植禾,見李核,欲持去,顧見空桑中有土,因植種,以余漿灌溉,后人見桑中復生李,轉相告語。有病目痛者息陰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謝以一豚。”目痛乃小疾,亦行自愈。聞者傳語:“盲者得視。”眾犬吠聲,遠近翕赫,其下車騎常數千百,酒肉滂沱。間一歲余,張助遠出來還,見之驚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種耳。”因就斫之。

紇干狐尾

兩漢佚名

  并州有紇干者,好戲劇。邑傳言有狐魅,人心惶。一日,紇干得一狐尾,綴于衣后,至妻旁,側坐露之。其妻疑為狐魅,遂持斧欲斫之。紇干亟云:“吾非魅。”妻不信。走,至鄰家,鄰家又以刀杖逐之。紇干叩頭謝:“我紇干也,第戲劇耳,何意專殺我?”

紅毛氈

清代蒲松齡

  紅毛國,舊許與中國相貿易,邊帥見其眾,不許登岸。紅毛人固請賜一氈地足矣。帥思一氈所容無幾,許之。其人置氈岸上,但容二人,拉之容四五人。且拉且登,頃刻氈大畝許,已登百人矣。短刃并發,出于不意,被掠數里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