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概
詞語解釋
梗概[ gěng gài ]
⒈ ?粗略;大概,大略的內容、要點或討論題的主要原則。
例略舉梗概。
故事梗概。
英broad outline; main idea; gist;
引證解釋
⒈ ?亦作“梗槩”。
⒉ ?大概,概略。
引《后漢書·文苑傳上·杜篤》:“臣聞知而復知,是為重知。臣所欲言,陛下已知,故略其梗概,不敢具陳。”
李賢 注:“梗概猶粗略也。”
宋 陸游 《書<宛陵集>后》詩:“粗能窺梗概,亦足慰平生。”
廖承志 《致蔣經國先生信》:“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輩身在其中,應知梗概。”
⒊ ?剛直的氣概;慷慨。
引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觀其時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積亂離,風衰俗怨,并志深而筆長,故梗概而多氣也。”
《魏書·李彪傳》:“臣雖下才,輒亦尚其梗概,欽其正直,微識其褊急之性,而不以為瑕。”
朱自清 《論書生的酸氣》:“他們可以看遠大些,‘梗概而多氣’,是雄風豪氣,不是酸氣。”
國語辭典
梗概[ gěng gài ]
⒈ ?大略情形。
引《后漢書·卷八〇·文苑傳上·杜篤》傳:「臣所欲言,陛下已知。故略其梗概,不敢具陳。」
《老殘游記二編·第一回》:「我曾經與黃龍盤桓多日,故能得其梗概。」
近大概 大要
英語synopsis, outline (of story)?
德語Umriss; Hauptinhalt; Wesentliche
法語résumé, sommaire
※ "梗概"的意思解釋、梗概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最近反義詞查詢:
攝取的反義詞(shè qǔ)
警惕的反義詞(jǐng tì)
方今的反義詞(fāng jīn)
惡化的反義詞(è huà)
反常的反義詞(fǎn cháng)
平穩的反義詞(píng wěn)
密切的反義詞(mì qiè)
國際的反義詞(guó jì)
奇特的反義詞(qí tè)
抗命的反義詞(kàng mìng)
干活的反義詞(gàn huó)
安心的反義詞(ān xīn)
干涉的反義詞(gān shè)
同一的反義詞(tóng yī)
配角的反義詞(pèi jué)
普天同慶的反義詞(pǔ tiān tóng qìng)
篤實的反義詞(dǔ shí)
房東的反義詞(fáng dōng)
強烈的反義詞(qiáng liè)
起身的反義詞(qǐ shēn)
收回的反義詞(shōu huí)
曾經的反義詞(céng jīng)
民主的反義詞(mín zhǔ)
轉義的反義詞(zhuǎn yì)
平庸的反義詞(píng yōng)
更多詞語反義詞查詢
相關成語
- zhōng duàn中斷
- tú pǔ圖譜
- zhú jié xū竹節須
- yǎn yǎn yī xī奄奄一息
- zhào dùn趙盾
- kū mù táng枯木堂
- péi xùn培訓
- shēng yuān聲寃
- juǎn tǔ chóng lái卷土重來
- mín jū民居
- shēng guāng聲光
- nài xīn耐心
- róng yán容顏
- zhí fāng shì職方氏
- zuǒ yí yòu yí左宜右宜
- zì dǎ自打
- hǎo shuō dǎi shuō好說歹說
- dà hàn大漢
- mù shè目攝
- mìng zhòng命中
- qiān qiū千秋
- shā shā沙沙
- bāo róng包容
- wú jí無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