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內
詞語解釋
關內[ guān nèi ]
⒈ ?指山海關以西或嘉峪關以東一帶地區(qū)。
英inside Shanghaiguan;
引證解釋
⒈ ?地域名。與“關外”相對。(1)古代在今 陜西 建都的王朝,通稱 函谷關 或 潼關 以西王畿附近叫關內。(3)舊稱今 四川 康定 以東地區(qū)。
引《史記·高祖本紀》:“興 關 內卒乘塞。”
唐 杜甫 《覽鏡呈柏中丞》詩:“渭水 流 關 內, 終南 在日邊。”
茅盾 《雨天雜寫之一》:“﹝ 秦 ﹞卻采取了‘大秦主義’的民族政策,把六國的‘富豪’遷徙到 關 內,就為的要鞏固‘中央’的經濟基礎,但是同時可就把各地的經濟中心破壞了。”
(2)今指 山海關 以西、 嘉峪關 以東一帶地區(qū)。 毛澤東 《關于農業(yè)合作化問題》十二:“黑龍江 的村是行政單位,等于 關 內各省的鄉(xiāng)。”
老舍 《四世同堂》四八:“關 內的人并不吃高粱飯。這一定是 日本 人在 東北 給慣了囚犯這樣的飯食,所以也用它來‘優(yōu)待’關內的犯人。”
沙汀 《記賀龍》十六:“客人們的閑談早已經開始了,話題是 東北 和流亡 關 內的 東北 同胞。”
⒉ ?唐 行政區(qū)劃名,為十道之一。 唐貞觀 元年(公元627年)置。轄境相當今 陜西 秦嶺 以北, 甘肅 祖厲河 流域、 寧夏 賀蘭山 以東,和 內蒙古 呼和浩特 以西、 陰山 狼山 以南的 河套 等地。參閱《新唐書·地理志一》。
⒊ ?進言;使接受意見。
引《荀子·臣道》:“曉然以至道而無不調和也,而能化易,時關內之,是事曓君之義也。”
楊倞 注:“內與納同。”
王念孫 《讀書雜志·荀子五》:“凡通言於上曰‘關’……《漢書》注曰:‘關説者,言由之而納説。’是關與納義相近。 《書大傳》:‘雖禽獸之聲,猶悉關於律。’ 鄭 注曰:‘關,猶入也。’入,亦納也。”
國語辭典
關內[ guān nèi ]
⒈ ?泛指關口以內的地方。如函谷關以內、山海關以內均稱為「關內」。
※ "關內"的意思解釋、關內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成語
- shēng mén聲門
- biān mín邊民
- nǚ shì女士
- xuán xuán sūn玄玄孫
- rén mín gōng shè人民公社
- huā xù花絮
- tóng rì同日
- dīng xiāng hé丁香核
- shēng bō聲波
- bǎi shòu百獸
- yī jǔ yī dòng一舉一動
- méi shì沒事
- guī guī jǔ jǔ規(guī)規(guī)矩矩
- dòng gān凍干
- shǎo shù少數
- jié lǐ kē杰里科
- tè jǐng特警
- shēn huǒ身火
- bǎo shí飽食
- wū wū嗚嗚
- kuò chōng擴充
- huì fèi會費
- shāo xiāng燒香
- jiē guǒ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