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食
詞語解釋
絕食[ jué shí ]
⒈ ?斷絕進食;斷絕飲食(自殺或表示抗議)
英fast;
引證解釋
⒈ ?糧食斷絕。
引《史記·高祖本紀》:“漢 軍絶食,乃夜出女子東門二千餘人,被甲, 楚 因四面擊之。”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劉文定》:“劉文定公 綸,武進 人,少時家貧窶,曾至絶食。”
魯迅 《墳·燈下漫筆》:“可是忽而變了一個窮人,幾乎要絕食,很有些恐慌。”
⒉ ?拒絕進食。
引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風操》:“然禮緣人情,恩由義斷,親以噎死,亦當不可絶食也。”
⒊ ?多用于表示抗議或自殺。
引唐 白行簡 《李娃傳》:“生怨懣,絶食三日,遘疾甚篤,旬餘愈甚。”
清 戴名世 《王烈婦傳》:“烈婦哭踴絶食,欲從死,舍人諸子及家眾皆止之。”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二章:“為了爭取改善政治犯的生活,他仍然領導了監獄的絕食斗爭。”
⒋ ?暫停進食。
引漢 劉向 《說苑·尊賢》:“楊因 見 趙簡主,曰:‘臣居鄉三逐,事君五去,聞君好士,故走來見。’ 簡主 聞之,絶食而嘆,跽而行。”
國語辭典
絕食[ jué shí ]
⒈ ?斷絕飲食。也作「絕粒」。
引《周書·卷四五·儒林傳·樊深傳》:「墜崖傷足,絕食再宿。」
《三國演義·第一三回》:「楊奉尋得牛車一輛,載帝至大陽。絕食,晚宿于瓦屋中。」
反飽餐
※ "絕食"的意思解釋、絕食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最近反義詞查詢:
千奇百怪的反義詞(qiān qí bǎi guài)
忽忽的反義詞(hū hū)
中學的反義詞(zhōng xué)
有心的反義詞(yǒu xīn)
領先的反義詞(lǐng xiān)
不妨的反義詞(bù fáng)
山谷的反義詞(shān gǔ)
惡人的反義詞(è rén)
雷同的反義詞(léi tóng)
本地的反義詞(běn dì)
生產的反義詞(shēng chǎn)
領取的反義詞(lǐng qǔ)
純粹的反義詞(chún cuì)
若即若離的反義詞(ruò jí ruò lí)
美麗的反義詞(měi lì)
起來的反義詞(qǐ lái)
面臨的反義詞(miàn lín)
截然不同的反義詞(jié rán bù tóng)
辛苦的反義詞(xīn kǔ)
進貨的反義詞(jìn huò)
依舊的反義詞(yī jiù)
絕望的反義詞(jué wàng)
放心的反義詞(fàng xīn)
激勵的反義詞(jī lì)
優勢的反義詞(yōu shì)
更多詞語反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