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不絕書
詞語解釋
史不絕書[ shǐ bù jué shū ]
⒈ ?指經常發生的那一類事情,歷史記載上常能看到。
例魯之于晉也,職貢不乏,玩好時至,公卿大夫,相繼于朝,史不絕書。——《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英same things were very common in history; be again and again repeated in history;
引證解釋
⒈ ?史冊上不斷有這類記載。形容歷史上經常發生同類事情。
引《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公卿大夫相繼於朝,史不絶書。”
劉大年 《臺灣一千七百年的歷史》:“第一次正式記錄 臺灣 歷史的,是 三國 吳 人 沉瑩 的《臨海水土志》。往后史不絕書,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年。”
國語辭典
史不絕書[ shǐ bù jué shū ]
⒈ ?同類的事經常發生,不斷見于記載。
引《左傳·襄公二十九年》:「魯之于晉也,職貢不乏,玩好時至,公卿大夫相繼于朝,史不絕書,府無虛月。」
唐·徐彥伯〈汾水新船賦〉:「厥聲載路,賡歌濟巨川之功;史不絕書,考課獲疇庸之最。」
反史無前例
※ "史不絕書"的意思解釋、史不絕書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最近反義詞查詢:
常事的反義詞(cháng shì)
溫室的反義詞(wēn shì)
興沖沖的反義詞(xìng chōng chōng)
整頓的反義詞(zhěng dùn)
上馬的反義詞(shàng mǎ)
客體的反義詞(kè tǐ)
斷絕的反義詞(duàn jué)
精美的反義詞(jīng měi)
生長的反義詞(shēng zhǎng)
格格不入的反義詞(gé gé bù rù)
主攻的反義詞(zhǔ gōng)
有事的反義詞(yǒu shì)
趕巧的反義詞(gǎn qiǎo)
遵命的反義詞(zūn mìng)
東郊的反義詞(dōng jiāo)
得過且過的反義詞(dé guò qiě guò)
中央的反義詞(zhōng yāng)
作對的反義詞(zuò duì)
將來的反義詞(jiāng lái)
傲慢的反義詞(ào màn)
地獄的反義詞(dì yù)
優勢的反義詞(yōu shì)
東門的反義詞(dōng mén)
童年的反義詞(tóng nián)
干渠的反義詞(gàn qú)
更多詞語反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