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成語有關蜀的成語

有關蜀的成語

有關蜀的成語共收錄10個
成語 解釋 出處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比喻辦事缺乏好手,讓能力一般的人出來負責。清·壯者《掃迷帚》第24回:“‘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你這少年,公然充起著述名家來,怪極!怪極!”
樂不思蜀蜀:指三國時蜀國。蜀后主劉禪投降司馬昭后;被安置在洛陽仍過荒淫生活;快樂得不想回國。比喻樂而忘返或樂而忘本。晉 習鑿齒《漢晉春秋》:“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
得隴望蜀隴:古代地名;相當于今甘肅東部;蜀:古代地名;相當于四川中西部。得到了隴地后;又希望取得蜀地。比喻得到了這個;還想要那個;貪心不足。《東觀漢記 隗囂傳》:“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每一發兵,頭鬢為白。”
蜀犬吠日蜀:四川省的簡稱;吠:狗叫。原意是四川多雨,那里的狗不常見太陽,出太陽就要叫。比喻少見多怪。唐 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聞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則犬吠。”
巴山蜀水巴、蜀指四川一帶。四川一帶的山山水水。
蜀賈賣藥賈:商人。四川商人賣藥,各得其所。指商人投機取巧謀取暴利。《郁離子》:“蜀賈三人,皆賣藥于市。”
蜀鄙二僧蜀:四川;鄙:邊境;僧:和尚。比喻窮與富不是事業成功的關鍵條件。《白鶴堂時文集》:“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獲隴望蜀比喻得寸進尺,貪得無厭。《后漢書 岑彭傳》載:東漢初年,隗器和公孫述分別割據于隴、蜀兩地,光武帝劉秀使岑彭等率軍攻打隗器所占的西城、上邽兩地,并在給岑彭的信中說:“兩城若下,便可帶兵南擊蜀虜。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
蜀錦吳綾蜀錦:四川生產的彩錦;吳綾:綾的一種,最初出于吳郡。泛指各種精美的絲織品。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八十二回:“微風初動,輕飄飄展開蜀錦吳綾;細雨才收,嬌滴滴露出冰肌玉質。”
蜀得其龍龍:杰出人物。蜀國得到諸葛亮。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于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