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ù shù děng shēn
注音ㄓㄨˋ ㄕㄨˋ ㄉㄥˇ ㄕㄣ
成語解釋
著述等身
⒈ ?《宋史·賈黃中傳》:“黃中幼聰悟,方五歲,〔父〕玭每旦令正立,展書卷比之,謂之‘等身書’,課其誦讀。”
⒈ ?宋朝賈黃中五歲時,其父玭每天早晨令其立正,以書卷比其身高,作為該日的讀書進度。見也作「著作等身」。
引《宋史·卷二六五·賈黃中傳》。后用來形容人著述極多。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灤陽消夏錄一》:「自是以外,雖著述等身,聲華蓋代,總聽其自貯名山,不得入此門一步焉,先圣之志也。」
1.他們在各自領域內都是德高望重、著述等身的大師,在增進外部世界對中國的了解,加深中外學術交流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
2.這三位學者在各自領域內都是德高望重、著述等身的大師,在增進外部世界對中國的了解,加深中外學術交流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
3.沒見到孫先生之前,我們拜讀先生的幾種講義和教科書,以為孫先生著述等身,定然是位皓首窮經的長者。
4.沒見到孫先生之前,我們拜讀先生的幾種講義和教科書,以為孫先生著述等身,定然是位皓首窮經的長者。
5.核心提示學貫中西、才華充溢、著述等身、個性張揚、儒雅風流、大氣磅礴……世紀之交的學界大師,讓人仰之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