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ì xún
注音ㄓˋ ㄒㄨㄣˊ
繁體質詢
詞性動詞
1.回避甚至抵制輿論質詢,只能給人留下被動挨打、理虧心虛的印象。
2.當議員質詢到預算的分配時,官員居然支吾其詞,無法自圓其說。
3.俞吾金的微博皆為原創,甚至還會在微博上“天真”地回復不懷好意的質詢者。
4.對于上市公司而言,股東質詢權制度更有助于股東大會名副其實地成為公司最高權力機關,并切實發揮其在公司治理中的應有作用。
5.當“立委”在媒體鏡頭前,義正詞嚴地追問受質詢者,他們的福利、年終,是多么不合乎社會的公平正義原則時,原來刮人家胡子的,自己的胡渣也沒刮干凈。
6.美國回應德國質詢稱,實際上美國有三份各不相關的棱鏡計劃。
7.經過細致調查,魏某某房屋樓下二樓住戶反映在1月31日凌晨時分,三樓住戶內有喧雜聲,不久后三樓樓面開始漏水,其前往三樓質詢時發現一男子倉皇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