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論世

詞語解釋
知人論世[ zhī rén lùn shì ]
⒈ ?《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趙岐注:“頌其詩……讀其書,猶恐未知古人高下,故論其世以別之也。”謂為了了解歷史人物而論述其有關時代背景。
⒉ ?泛指鑒別人物高下和議論世事得失。
引證解釋
⒈ ?謂為了了解歷史人物而論述其有關時代背景。
引《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
趙岐 注:“頌其詩……讀其書,猶恐未知古人高下,故論其世以別之也。”
清 王昶 《<湖海詩傳>序》:“以詩證史,有裨於知人論世。”
魯迅 《<且介亭雜文>序言》:“分類有益于揣摩文章,編年有利于明白形勢,倘要知人論世,是非看編年的文集不可的。”
⒉ ?泛指鑒別人物高下和議論世事得失。
引秦牧 《長河浪花集·巡堤者的眼睛》:“掌握這點道理,不但巡視堤防、檢驗產品、欣賞藝術等場合時常用得上,就是對于知人論世,恐怕也不無好處。”
國語辭典
知人論世[ zhī rén lùn shì ]
⒈ ?語本指為了了解歷史人物,而論述其時代背景。清·王昶〈湖海詩傳序〉:「以詩證史,有裨于知人論世。」后亦指評斷人物的優劣和議論世事的得失。清·袁枚〈再答稚存〉:「足下引仗馬不鳴相誚,于知人論世之道,尤為疏謬。」
引《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
分字解釋
※ "知人論世"的意思解釋、知人論世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 鑒賞時也不必面面俱到,或詞語運用的不可替代性,或作品中意象凝聚著豐富的情感,或修辭使用的恰到好處,或從知人論世的角度談作品的思想內容等,一篇文章抓住一點就可以了。
2.鑒賞時也不必面面俱到,或詞語運用的不可替代性,或作品中意象凝聚著豐富的情感,或修辭使用的恰到好處,或從知人論世的角度談作品的思想內容等,一篇文章抓住一點就可以了。
3., 從史學史的角度對這些近代史著述的特點作出總結,知人論世,可以窺見20年代近代史研究的狀況。
4.孟子察己觀物,知人論世,扶微辨理,橫斥異端,竭畢生精力創立了一套人性本善的理論體系。
5.可見從知人論世角度考察杜甫,與從現實主義反映論角度論杜甫,彼此溝通聯系是較為方便的。
6.這是對知人論世原則最早的表述,后世史家都自覺或不自覺地有所遵循,但從理論上發展了這個原則的是章學誠。
7.徐復觀的學術方法堅持了知人論世,堅持了進化與動態的理念,堅持了材料與觀點的統一,這些雖說是治中國思想史的平常之道,但它是正確的,可貴的。
8.如果我們對歷史人物的獨特文化履歷缺乏了解,在知人論世方面不能夠下些深入發掘的功夫,僅僅從上文中預設的理論邏輯出發。
9., 這是對知人論世原則最早的表述,后世史家都自覺或不自覺地有所遵循,但從理論上發展了這個原則的是章學誠。
相關詞語
- rén tǐ人體
- běi fāng rén北方人
- shǐ rén使人
- zhí yán zhèng lùn直言正論
- gào mìng rén誥命人
- wéi lǐ lùn唯理論
- shēn shì身世
- shāng rén傷人
- rén mín qún zhòng人民群眾
- bǐ rén鄙人
- yī lù rén一路人
- sù mìng lùn宿命論
- méi lǐ lùn沒理論
- zhī dào知道
- jǐng shì警世
- zhōng bǎi lùn中百論
- zéi rén賊人
- èr shì二世
- xǐng shì héng yán醒世恒言
- wú rén吾人
- tǎo lùn討論
- lù shì路世
- lǐ rén里人
- rén jiān人間
- rén jiā人家
- chuán shì傳世
- dài lǐ rén代理人
- cháng rén常人
- rén mín gōng shè人民公社
- shāng rén商人
- tā rén他人
- fǎ rén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