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ǐ chǐ zhī shū
注音ㄓˇ ㄔˇ ㄓ ㄕㄨ
成語解釋
咫尺之書
繁體咫尺之書
⒈ ?書信。古代書寫用木簡,信札之簡長盈尺,故稱。
⒈ ?書信。古代書寫用木簡,信札之簡長盈尺,故稱。
引《史記·淮陰侯列傳》:“遣辯士奉咫尺之書,暴其所長於 燕,燕 必不敢不聽從。”
《宋書·謝晦傳》:“遣一乘之使,賜咫尺之書,臣便勒眾旋旗,還保所任。”
宋 蘇洵 《上歐陽內翰第一書》:“欲徒手奉咫尺之書,自託於執事,將使執事何從而知之,何從而信之哉?”
亦省作“咫尺書”。 《南史·蔡興宗傳》:“今不過須單使一人,咫尺書耳。”
1.當今之計,不如按甲休兵,百里之內,牛灑日至,以饗士大夫,北首燕路,然而發一乘之使,奉咫尺之書以使燕,燕必不敢不聽。7、將軍可按甲休兵,退一箭之地。
2.隨后,又用李左車之計,先聲后實,"遣辯士奉咫尺之書",不戰而下燕城,成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著名戰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