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ào sī má xiàn
注音ㄗㄠˋ ㄙ ㄇㄚˊ ㄒ一ㄢˋ
成語解釋
皂絲麻線
繁體皂絲麻線
⒈ ?見“皂絲麻線”。
⒈ ?見“皂絲麻線”。亦作“皂絲麻綫”。比喻是非混亂,糾纏不清。
引《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我自半路遇見小娘子,偶然伴他行一程,路途上有甚皂絲麻線,要勒掯我回去?”
《清平山堂話本·錯認尸》:“在我家中,我自照管著他,有甚皂絲麻線。”
《水滸傳》第二六回:“如今這事有甚難處,只使火家自去殮了,就問他幾時出喪。若是停喪在家,待 武松 歸來出殯,這個便沒甚么皂絲麻綫。”
⒈ ?比喻細微的糾葛或牽連。「皂」文獻異文作「皂」。也作「半絲麻線」、「絲麻皂線」。
引《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我自半路遇見小娘子,偶然伴他行一程,路途上有甚皂絲麻線,要勒掯我回去?」
《水滸傳·第二六回》:「若是停喪在家,待武松歸來出殯,這個便沒甚么皂絲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