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ài shuāi sān jié
注音ㄗㄞˋ ㄕㄨㄞ ㄙㄢ ㄐ一ㄝˊ
成語解釋
再衰三竭
⒈ ?形容士氣低落,不能再振作。
英be nearing exhaustion;
⒈ ?亦作“再衰三涸”。
引《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br />毛澤東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希特勒 已到再衰三竭之時,他對 斯大林格勒、高加索 兩處的進攻已經失敗。”
郭沫若 《為“五卅”慘案怒吼》:“病根(指不平等條約)不除……我們國民的民氣,再衰三涸,將要永遠淪為外人的奴隸而不能振拔?!?/span>
⒈ ?語本形容力量衰竭耗盡,士氣低落,不能再振作。
引《左傳·莊公十年》:「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弧?br />《藝文類聚·卷七四·巧藝部·圍棋》引晉·蔡洪〈圍棋賦〉:「再衰三竭,銳氣已朽,登軾望轍,其亂可取也?!?/span>
英語weakening and close to exhaustion (idiom)?; in terminal decline, on one's last legs
1.敵人已到了再衰三竭的時候,即將全面崩潰。
2.不注意勞逸結合,高強度的連續工作,使他飽嘗到了再衰三竭的滋味。
3.敵人已到了再衰三竭的時候,即將全面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