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ú yǒng kě gǔ
注音ㄩˊ ㄩㄥˇ ㄎㄜˇ ㄍㄨˇ
成語解釋
余勇可賈
繁體餘勇可賈
⒈ ?有剩下的力氣可以使用。
英with strength yet to spare; still having plenty of fight left in one;
⒈ ?后因以“餘勇可賈”謂尚有未用盡的勇力可以使出來。
引《左傳·成公二年》:“齊 高固 入 晉 師,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車,繫桑本焉。以徇 齊 壘,曰:‘欲勇者賈余餘勇。’”
杜預 注:“賈,買也。言己勇有餘,欲賣之。”
又《隋書·宇文慶傳》:“從 武帝 攻 河陰 ……中石廼墜,絶而后蘇。帝勞之曰:‘卿之餘勇,可以賈人也。’”
唐 成伯璵 《毛詩指說·文體》:“后來英彥,各擅文章,致遠直尚於輕浮,鉤深曲歸於美麗。蓋餘勇可賈,逸氣難收。”
梁啟超 《過渡時代論》:“其在過渡以后,達于彼岸,躊躇滿志,其有餘勇可賈與否,亦難料也。”
毛澤東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在 莫斯科 保衛戰之后,雖然接著舉行了冬季反攻,可是還要遭到今年 德 軍的一個夏季進攻,這是因為一則 德國 及其 歐洲 伙伴尚有余勇可賈,二則 英 美 拖延開辟第二條戰線的緣故。”
⒈ ?尚有多余的勇力可以出售。語本比喻勇力過人,持久不懈。
引《左傳·成公二年》:「欲勇者,賈余余勇。」